[发明专利]一种保偏光纤的气密密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26186.8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4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刘蓓蓓;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纳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G02B6/46 |
代理公司: | 洛阳华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03 | 代理人: | 李世鹏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南京市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光 气密 密封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偏光纤的气密密封装置,包括套筒部件、圆盘部件和尾附部件,套筒部件包括铠甲束管以及套筒,铠甲束管密封安装于套筒前端内部,铠甲束管内活动穿装有保偏光纤;圆盘部件包括圆盘及密封粘接在圆盘内的玻璃管,圆盘与套筒固接,圆盘上开设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配合安装螺钉使圆盘与设备面板固定,玻璃管设有用于穿装保偏光纤的通孔;尾附部件包括尾附、压接套、护套及尾附束管,尾附连接于圆盘后端,尾附束管通过压接套压接在尾附的后端,保偏光纤经过尾附后活动穿装于尾附束管中,护套固设在尾附后端并套置在压接套和尾附束管外部。本发明方便用户安装、使用和维修,有效避免外力对保偏光纤性能造成影响,保证产品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纤气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保偏光纤的气密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保偏光纤穿装于设备面板上需要进行抗拉防护以及气密封等处理,市场现有的同类气密密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1)气密装置安装完成后,维修时拆卸不方便;(2)保偏光纤会受到外力损伤;(3)设备面板两侧中仅有一侧设计有防止外力损伤光纤的防护装置。有鉴于此,急需设计一种在保偏光纤经过设备面上时能够提供较佳的抗拉防护以及气密封功能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保偏光纤的气密密封装置,实现了光纤经过设备面板时的气密封以及防护,从而保证保偏光纤的使用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保偏光纤的气密密封装置,包括:套筒部件、圆盘部件和尾附部件,套筒部件包括弹簧、螺帽、铠甲束管以及套筒,铠甲束管密封安装于套筒前端内部,套筒前端与螺帽连接以对弹簧压装固定,弹簧套设在铠甲束管上,用于有效保护铠甲束管折弯,铠甲束管内活动穿装有保偏光纤;圆盘部件包括圆盘以及密封安装在圆盘内的玻璃管,圆盘前端与套筒后端固接,圆盘的法兰上开设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用于配合安装螺钉实现圆盘与设备面板的固定装配,玻璃管设有沿前后方向贯通并用于穿装保偏光纤的通孔,使用粘接剂填充通孔与保偏光纤的间隙以实现玻璃管与保偏光纤的气密封连接;尾附部件包括尾附、压接套、护套以及尾附束管,尾附呈套管状并螺纹连接于圆盘的后端,尾附束管通过压接套压接固定在尾附的后端,保偏光纤经过尾附后活动穿装于尾附束管中,护套固设在尾附后端并套置在压接套和尾附束管外部从而起防护作用。
进一步的,铠甲束管由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外皮、芳纶层、不锈钢螺旋管以及细管,细管中间设有用于穿装保偏光纤的内孔,细管的后端向后延伸至圆盘部件中,芳纶层后端延伸入套筒的内腔中以形成分布于内腔的散状芳纶,散状芳纶在轴向上呈扩散状,内腔中注入粘接剂且固化后,该散状芳纶粘接固定在内腔中;细管与不锈钢螺旋管之间具有环形间隙,环形间隙内填充有粘接剂以实现细管的固定。
进一步的,套筒的内腔前端设有台阶孔,台阶孔用于通过粘接剂固定铠甲束管,实现铠甲束管与套筒的同轴设置,此外,套筒的台阶孔内壁与铠甲束管的外皮粘接固定后,还能保证注入内腔的粘接剂在固化前不会从套筒的前端溢出。
进一步的,弹簧后端向外翻折,从而形成径向凸起,径向凸起被压接固定在套筒与螺帽之间,以实现弹簧的轴向定位。
进一步的,套筒后端沿径向延伸的端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螺钉穿过对应安装孔后与圆盘连接以实现套筒部件与圆盘部件固接;铠甲束管受外力时能将外力通过螺钉传递至圆盘上,从而使保偏光纤不受外力影响。
进一步的,圆盘外壁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用于安装与设备面板上的设备接口配合以起密封作用的O形圈。
进一步的,尾附后端外壁设有与尾附束管通过压接压接套连接的滚花。
进一步的,尾附束管由外向内依次设有束管外皮、束管芳纶以及尾附细管,尾附细管具有供保偏光纤活动穿装的细孔,束管外皮对束管芳纶和尾附细管起保护作用,在尾附束管受外部拉力时所述束管芳纶起抗拉作用,保护尾附细管中的保偏光纤不受外力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纳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纳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261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