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关网络灾难时和之后的UE和网络行为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24742.8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27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马各·纳耶米;林元傑;皇甫建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08 | 分类号: | H04W48/08;H04W48/16;H04W48/18;H04W6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白华胜 |
地址: | 新加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关 网络 灾难 之后 ue 行为 方法 装置 | ||
提出了有关移动通信中网络灾难时和之后的用户设备(UE)和网络行为的方法及装置。在UE中实现或作为UE实现的装置确定关于第一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是否满足灾难条件。然后,该装置根据列出在满足灾难条件时允许由UE选择的一个或多个PLMN的信息来选择第二PLMN。该装置还尝试在第二PLMN中注册。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有关网络灾难时和之后的用户设备和网络行为的方法及装置可以向一个或多个UE指示来自其他PLMN的无灾难条件的可接入性,以及可以在一个PLMN中发生灾难条件时注册到无灾难条件的漫游PLM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是要求于2021年1月7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3/134,603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移动通信,更具体地,涉及移动通信中的网络灾难时和之后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和网络行为。
背景技术
除非本发明另有说明,否则本部分中描述的方法不是列出的权利要求的现有技术,并且虽包含在本部分中而不被承认为现有技术。
在诸如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规范的移动通信的无线通信中,对服务中断最小化(Minimization of serviceInterruption,MINT)的支持是3GPP规范的第17版(Rel-17)的工作项。在高度连接的社会中,确保最大程度地减少通信服务的中断非常重要。当网络由于某些事件(例如火灾或一些自然灾害)而无法为其用户(例如连接到网络的UE)提供一个或多个通信服务时,必须尽量减少用户离开一个或多个通信服务的时间,并尽量减少对其他网络的额外影响。如果发生灾难,一个或多个相邻网络可以向受灾难影响的网络用户提供帮助。虽然一个网络可以为其相邻网络提供帮助,但当大量用户请求接入网络时,应尽量减少对其家庭用户的影响。其他方面包括强加于UE选择一个或多个其他网络的一个或多个限制(例如,当在事件/灾难发生之前UE之前被拒绝连接至一个或多个其他网络时)。因此,需要针对移动通信中网络灾难时和之后的UE和网络行为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以下发明内容仅是说明性的并且不旨在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即,提供以下发明内容以介绍本发明描述的新颖且非显而易见的技术的概念、亮点、益处和优点。下面在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了选择的实施方式。因此,以下发明内容不旨在确定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基本特征,也不旨在用于确定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设计、概念、技术、方法、系统和装置。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各种提议方案涉及移动通信中网络灾难时和之后的UE和网络行为。
在一个方面,一种方法可以包括UE确定关于第一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mobile network,PLMN)满足灾难条件。该方法还可以包括UE根据列出在满足灾难条件时允许由UE选择的一个或多个PLMN的信息来选择第二PLMN。该方法还可以包括UE尝试在第二PLMN中注册。
在另一方面,一种方法可以包括UE根据接收到的消息确定第一PLMN已经从灾难状况中恢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响应于该确定,UE执行PLMN搜索。
在又一方面,可在UE中实现的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器和耦接到该收发器的处理器。收发器可以被配置为无线通信。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执行某些操作,包括:(i)确定关于第一PLMN满足灾难条件;(ii)根据列出在满足灾难条件时允许由UE选择的一个或多个PLMN的信息来选择第二PLMN;(iii)尝试在第二PLMN中注册。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有关网络灾难时和之后的用户设备和网络行为的方法及装置可以向一个或多个UE指示来自其他PLMN的无灾难条件的可接入性,以及可以在一个PLMN中发生灾难条件时注册到无灾难条件的漫游PLM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未经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247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