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再生纤维的工业用纱生产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24188.3 | 申请日: | 2021-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1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洪艳;叶玉霞;刘继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佳美纺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4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1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纤维 工业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再生纤维的工业用纱生产工艺,涉及复合功能纱线技术领域。本发明可再生纤维的工业用纱生产工艺,包括原材料选取、加捻、热定型处理、筒子纱制作、卷绕合拢多个步骤;具体地,选取棉质纤维和自主研发的吸湿排汗纤维、吸湿抗菌纤维作为原材料,均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通气性能,且弹性、抗菌性能、强度好,加捻、热定型处理后保持几种纤维原料的吸湿排汗性能,进一步提高弹性,卷绕合拢后得到复合纱线,加工成纺织品后,使得纺织品具有良好的抑菌抗菌性、吸湿排汗性能、弹性,生产工艺适合规模化产业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纱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可再生纤维的工业用纱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涤毛混纺纱线越来越多,其功能性随涤纶的比例及种类也参差不齐。由于涤纶的可塑性较高,所以使用范围更加广泛,价格也相比以前降低很多,但是在涤纶纱线使用过程中有纱线强力较低、织物洗后易变形,回弹性较差以及手感粗糙等问题,面料不易降解不能回收利用,造成环境污染。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改善上述问题,我们研发了一种可再生涤纶与羊毛混纺纱线,将可再生型涤纶与羊毛混纺,通过增加可再生涤纶的比例,降低原料成本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涤毛纤维其本身的优点,使混纺纱线具有易洗涤、回弹性好、易干、面料轻而软、高强耐磨、废弃面料可回收循环回收利用等优点的同时还具备绿色环保性能。
发明内容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再生纤维的工业用纱生产工艺,工艺方法简单,制得的产品高强耐磨、舒适轻便、涤纶原料能在衣服与衣服间无限循环回收利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再生纤维的工业用纱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选毛:选用细度为18.4~21.5mic的美利奴羊毛为原料,无需对羊毛进行处理,选用可再生型涤纶纤维,细度为2.2dtex长度为88mm;
2)混条:将羊毛与涤纶纤维的混纺比调整为1:1进行混合;
3)精梳:将条子中的草杂、毛粒梳理掉,使纤维得到进一步的伸直,精梳定量20~25g/m,罗拉间张力采用1.02~1.04,梳理速度为150钳次/min~180钳次/min;
4)针梳;
5)粗纱;
6)细纱:采用环锭纺纺纱方式,控制细纱速度在8000~11000rpm,细纱摇架的压力控制在3.0~4.0之间,将粗纱条子经牵神加捻成半成品纱线,纺纱过程中能够尽量减少纱线断头,提高生产效率;
7)络筒。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6)中,控制温度温度为25±3℃,湿度为60~70%。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3)中,在精梳过程中添加润滑剂。
作为改进,所述润滑剂的型号为RUCOFILSCW。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工艺简单,制得的产品高强耐磨、舒适轻便、涤纶原料能在衣服与衣服间无限循环回收利用,不仅实现了可再生涤纶与羊毛的高度混纺,还使纱线保持羊毛舒适柔软保暖的天然特性的同时增强了纱线的高强耐磨的特点和原料无限循环回收利用,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满足人们多功能使用的需求和有利于环境保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一
一种可再生纤维的工业用纱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选毛:选用细度为18.4mic的美利奴羊毛为原料,无需进行羊毛处理,选用可再生型涤纶纤维,细度为2.2dtex长度为88mm;
2)混条:将羊毛与涤纶纤维的混纺比调整为1:1进行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佳美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佳美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241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