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钻孔灌注桩护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21943.2 | 申请日: | 2021-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4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 发明(设计)人: | 聂洪琳;王建军;余文;肖光电;周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2D5/34;E02D5/18;E21B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钻孔 灌注 护壁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钻孔灌注桩护壁结构,包括:护壁本体,所述护壁由若干个护壁护筒和设置在若干个护壁护筒底部的护筒底管组成,所述护壁护筒由三个弧形钢板拼接而成,所述弧形钢板内壁顶部沿长度方向焊接有上加强筋,所述上加强筋上开始有上螺栓孔,所述弧形钢板内壁底部沿长度方向焊接有下加强筋,且下加强筋上开设有下螺栓孔。本发明中,该桥梁钻孔灌注桩护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护壁护筒由三个弧形钢板拼接而成,为可拆卸结构,便于拆卸运输,其次通过上加强筋、中部加强筋和下加强筋以及第一纵向加强筋的设置,可以从整体上提高护壁护筒的强度,并且护壁护筒共设置有若干个,可以根据实际钻孔深度进行调节组装,提高其实际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孔灌注桩护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钻孔灌注桩护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灌注桩是一种就位成孔,灌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而制成的桩。常用的有:钻孔灌注桩:用螺旋钻机、潜水钻机等就地成孔灌注混凝土而成桩,施工时无振动、不挤土,但桩的沉降量稍大。螺旋钻机宜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粘性土、砂土及人工填土等,钻削下来的土块沿钻杆上的螺旋叶片上升排出孔外,孔径300mm左右,钻孔深度8~12m,根据土质和含水量选择钻杆。潜水钻机宜用于粘性土、砂土、淤泥和淤泥质土等,尤宜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土层中成孔。钻孔时为防止坍孔用泥浆护壁。在粘土中用清水钻进,自造泥浆护壁;在砂土中应注入制备的泥浆钻进。利用泥浆循环排除钻削下的土屑,钻至要求深度后要清孔以排除沉在孔底的土屑,减少桩的沉降量。目前针对复杂地层比如有杂填土、砂卵石层、漂石层及含有孤石等的情况下,常用的方法为一是采用传统的泥浆护壁,但在此种地层中容易塌孔和漏浆,致使成孔很困难,二是采用钢护筒。
然而现有的桥梁钻孔灌注桩护壁结构,一方面护壁护筒为圆柱形管状结构,整体的体积较大,运输携带不变,其次护壁护筒的强度较低,易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变形,再有无法实现一边钻孔一边进行护壁保护,多为钻孔完成后,再将护壁护筒插入钻孔内进行使用,易出现护壁护筒难以插入到转孔内,易造成进退两难的局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桥梁钻孔灌注桩护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钻孔灌注桩护壁结构,包括:护壁本体,所述护壁本体由若干个护壁护筒和设置在若干个护壁护筒底部的护筒底管组成;
所述护壁护筒由三个弧形钢板拼接而成,所述弧形钢板内壁顶部沿长度方向焊接有上加强筋,所述上加强筋上开始有上螺栓孔,所述弧形钢板内壁底部沿长度方向焊接有下加强筋,且下加强筋上开设有下螺栓孔,所述护壁护筒内壁中部位置处焊接有第一中部加强筋,所述第一中部加强筋左端下表面设置有左连接座,且左连接座上开始有左螺栓孔,所述第一中部加强筋右端上表面设置有右连接座,且右连接座上开设有右螺栓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中部加强筋、左连接座和右连接座为浇筑一体化成型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上加强筋、第一中部加强筋和下加强筋之间焊接有第一纵向加强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纵向加强筋共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第一纵向加强筋成弧形分布,相邻两第一纵向加强筋之间的间距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护筒底管由圆柱形管体和顶部加强筋组成,所述圆柱形管体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圆柱形管体内壁顶部焊接有顶部加强筋,且顶部加强筋上开设有顶部螺栓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219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