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母冰山式的海中建筑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617867.8 | 申请日: | 2021-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51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9 |
| 发明(设计)人: | 请求不公布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沛鸿;谢晓曼 |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母 冰山 建筑结构 | ||
1.一种水母冰山式的海中建筑结构,是一种仿造水母的水泡伞冠在海面之上,大部分本体结构在海面之下、海水之中的建筑,该海中建筑仿英文字母T形结构,其技术特征是:T的宽高比例1:≤1.5,由相互密封而又通气的、从上而下交通的、密度从轻到重的三个部分的不同直径的圆锥体和圆筒体相叠构成一体;由上冠部和下扁圆筒浮体部构成的仿造水母的水泡伞冠是T的上一横,仿造水母的水泡伞冠部分的密度等于空气,上冠部半球形,设有从海平面进出该海中建筑结构的门,半球形上冠部可以根据避免自然风暴的需要抽气躺平和充气鼓胀,有巨大风浪到来之前可以折叠躺平水面,以躲避风浪冲击,下扁圆筒浮体部的直径大于上冠部,是分层分区的、可控折叠的,可以通过抽气充气的办法缩小和扩张,以获得浮力大小不同的浮体空间,用以调节整个一种水母冰山式的海中建筑结构的浮力大小所需;T下部的I竖是一个整体平均密度与水相仿的圆筒形内部空间,其直径与上冠部相同,整体重力水平垂直对称,I竖圆筒体永久位处在深水区,作为整个海中建筑结构的主体,可以分隔成不同功能的区域,设有N部上下交通的电梯,其上沿设有潜水航行器进出的水中港口,其下沿设有锚链舱用作辅助固定海中建筑结构;T下部的I竖下端倒锥形体的底部重心是整体建筑结构中的密度最大的地方,整体结构中重量大的设备和部件如储电、变电、输电设备,海水淡化工厂、空气净化循环工厂、内部上下交通的电梯电机、整体建筑结构的污水处理和废物可回收处理工厂,都处在这个底部重心上的区域,总的原则是,在整体建筑结构中,重量越大的物质放置位置越低,越靠近底部重心,越轻的物质越往上,分层次放置;该海中建筑结构的力学关系遵循三个力学构成原则,其一是T形重力结构水平垂直对称原则,T的水平一横必须要由I竖垂直对等分割,这是保持T的一横在海面维持平衡水平运动的关键,其二是T形重力结构的等腰倒三角形稳定性原则,等腰倒三角形的重心落在等腰倒三角形的最下端,悬在水中,两条等腰边是力臂,但没有支点,不能撬动悬浮的重心,倒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力量传递是相互作用的,重心不动,两等腰边不动,水平的一边也不动,就能够在风浪力量中保持平衡,T形的宽高比例应为1:≤1.5,才能满足倒等腰三角形的条件,其三是重力G与浮力F相对平衡的原则,悬浮重心的重力G朝下向地心的运动不停止,T形的一横产生浮力F向上运动不停止,重力G与浮力F形成相互作用力,所以,重力G和浮力F的力要基本相等,维持相对平衡;该海中建筑结构有四纵列可转向螺旋桨提供移动动力,I竖体圆筒圆周外的每九十度设一列可调节转向的螺旋桨,根据水流力量感应和卫星定位随时启动,以调节整个海中建筑结构在海域的位置;该海中建筑结构有风力发电机提供自主电源,在水面扁圆筒浮体平台的外圆圈上,可安装N部风力发电机提供该海中建筑结构的电力所需,整个海中建筑结构内部空气循环的通气口也布置在这个浮体平台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沛鸿;谢晓曼,未经谢沛鸿;谢晓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786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循环系统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电力任务执行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