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循环系统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17864.4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2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玮;张光明;牛玉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10/04;G06Q50/06;F24D18/00;F24D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陈波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循环 系统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碳循环系统,包括CO2产生子系统、碳捕集装置、电转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CO2产生子系统包括以CH4为燃料的燃气轮机GT、燃气锅炉GB,和以煤炭为燃料的热电联产CHP和超临界CO2发电厂;所述碳捕集装置捕集CO2产生子系统中所产生的CO2,具体是从包括燃气轮机GT、燃气锅炉GB、热电联产CHP和超临界CO2发电厂中所产生的烟气中分离和捕集CO2,所述超临界CO2发电厂采用S-CO2机组发电;所被捕集的CO2一部分进入超临界CO2发电厂中作为补充工作液,一部分进入电转气装置P2G;所述碳循环系统被用于综合能源系统中,该综合能源系统包括发电装置、供热装置以及能源转换装置,所述发电装置包括风电或光伏的新能源发电装置、燃气轮机、燃气锅炉、热电联产和超临界CO2发电厂;当所述新能源发电装置出力较高时,所述碳循环系统中的电转气装置P2G利用过剩的电力将一部分CO2还原成CH4并送至燃气轮机GT或燃气锅炉GB作为燃料。
2.一种将权利要求1所述碳循环系统用于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CO2产生过程模型:将发电过程中所产生的CO2的来源指定为天然气和煤;对于天然气发电过程,将燃气轮机和燃气锅炉的输出表征为如式(1)所示:
其中P和H分别为机组的电功率和热功率输出,n为电或热的生产效率,Q为天然气的消耗速率,hNG为天然气热值。上标GT和GB分别代表燃气轮机和燃气锅炉,下标i和j分别是燃气轮机和燃气锅炉的序列号;
将第i台燃气轮机和第j台燃气锅炉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表征为如式(2)所示:
其中,为甲烷的密度,与分别为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分子量;
将燃煤过程所产生的CO2表征为如式(3)、式(4)所示:
其中,与分别为第k台热电联产CHP机组的碳排放系数,分别为第l台S-CO2机组的碳排放系数;
从而将整个燃烧过程所产生的CO2排放量表征为如式(5)所示:
步骤2、构建二氧化碳捕集过程模型:将碳捕集装置的功率消耗表示为如式(6)所示:
其中,α为碳捕集系统的能量消耗速率;将经碳捕集后,排入大气中的CO2量表示为如式(7)所示:
其中,CCS为碳捕集装置的运行效率;
步骤3、将所捕集到的CO2直接利用或封存,分别表示为和将他们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示为如式(8)所示:
其中,g为CO2利用与封存之间的比例;
被利用的CO2一部分用于通过所述电转气装置P2G生成天然气CH4,另一部分进入所述超临界CO2发电厂作为补充工质,其中所述超临界CO2发电厂为S-CO2装置;通过所述电转气装置P2G生成天然气CH4的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即电解水过程和甲烷化反应过程,其中电解水产生的氢气的流量与所述电转气装置P2G的功率消耗PtP2G满足如式(9)所示关系:
其中,β为电解水制氢产生的速率;
在所述甲烷化反应过程中,所述电转气装置P2G消耗的CO2量和所产生的CH4量量满足如式(10)所示关系:
在甲烷化过程会释放热能,所释放的热能被用于供热;假设所释放的热能用于供热的比例是ηP2G2H,则将所述电转气装置P2G供热的总热功率表示为如式(11)所示:
其中,γ为甲烷化反应产生单位甲烷所释放的热量;
在第l台超临界CO2机组运行中,补充工质的流量与第l台超临界CO2机组的输出功率满足如式(12)所示关系:
其中,δ为超临界CO2机组单位电功率所需的补充工质流量;
所述电转气装置P2G和超临界CO2发电装置的CO2来源一部分由所述碳捕集装置提供,另一部分从外界购入,表示为如式(13)所示
式中,为外界购入的CO2质量流量,为所述碳捕集装置所提供的CO2质量流量。
步骤4、计算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成本:将所述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成本定义为包括燃煤和燃气机组的燃料购买消耗,对于第i台燃气轮机与第j台燃气锅炉,运行期间的消耗分别表征为如式(14)、式(15)所示:
其中,与分别代表第i台燃气轮机与第j台燃气锅炉的燃气消耗,为甲烷的购买单价;
在计算购买甲烷的成本时,一些通过P2G产生的甲烷被去除,所述通过P2G产生的甲烷的消耗表示为如式(16)所示:
对第l台超临界CO2机组,其运行成本与机组的输出功率之间满足如式(17)所示关系:
其中,a,b和c为运行成本系数;
所述热电联产机组的燃料消耗被表示为如式(18)所示:
其他运行期间的成本还包括购买CO2的成本,表示为如式(19)所示:
将所述综合能源系统的总运行成本表示为如式(20)所示:
式中,T为整个调度的时间,NT、NB、NC、NS分别为燃气轮机,燃气锅炉,热电联产、超临界CO2机组的数量。
步骤5、计算污染物治理成本:将在燃煤与燃气过程中的污染物限定为热电联产CHP和S-CO2机组产生的SO2与NOx,它们的处理成本分别表示为如式(21)、式(22)所示:
其中,与分别为热电联产CHP和S-CO2机组的污染物治理成本;
将所述综合能源系统总的污染物处理成本表示为式(23)所示:
步骤6、计算新能源弃风、弃光惩罚成本:将弃电部分进行的惩罚表示为如式(24)所示:
式中,NWT与NPV分别为风电和光伏机组数,KWT与KPV为风电与光伏的弃电惩罚系数,与分别是风电的预测与实际功率,与分别是光伏的预测与实际功率;
步骤7、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求解:调度求解遵循在约束条件下,通过配置各机组与综合能源系统的输出,使综合能源系统总成本最小;将综合能源系统的总成本表示为运行成本、污染物治理成本与弃风弃光惩罚成本之和,如式(25)所示:
C=CD+CP+CR (25);
所述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时的功率输出与负荷之间的供需平衡表示如式(26)、(27)所示:
式中,P为各系统产生或消耗的电功率,H为各系统产生或消耗的热功率;PtD和分别为电、热负荷需求;TES和EB分别表示储热系统与电锅炉;
根据调度结果,求得表征新能源接入率的弃风率υWT与弃光率υPV,如式(28)、(29)所示::
将所述综合能源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被定义为连接到电网和热网的能量与总输入能量之间的比率,如式(30)所示:
其中,σ与pcoal分别为燃煤的热值与单价,与分别为风电和光伏的能源利用效率;
将实际排入大气中的CO2与净CO2排放分别表示为如式(31)、(3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786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的升级方法和升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母冰山式的海中建筑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