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湿强度纤维素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17179.1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08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霞;薛聪聪;汪钟凯;李中波;高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1/02 | 分类号: | C08L1/02;C08L33/14;C08J5/18;C08F120/36;D01F2/00;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缪璐欢 |
地址: | 23003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纤维素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湿强度纤维素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质量份数,称取5-10份纤维素原料加入到500-1200份去离子水中,室温搅拌后加入到研磨仪中,以1500r/min的转速,-1.5的磨盘间隙,解纤2-4次,得到纤维素研磨液;将得到的纤维素研磨液用去离子水稀释至2-5倍,加入到高压均质机中,以600bar的压力处理5次后,6000r/min对悬浊液进行离心分离,收集上层稳定的纤维素纳米纤丝悬浮液;
S2:称取5-15份植物油基聚合物溶解到100-500份N,N-二甲基甲酰胺中,震荡至完全溶解;所述的植物油基聚合物的结构式如下:
其中,R为H或CH3;20≤m≤500,20≤n≤500的整数;x和y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1≤q≤6,且q为整数;侧链上R1为以下结构中的任一种:
侧链上R2为以下结构中的任一种:
S3:将S1所得的5-30份纤维素纳米纤丝悬浮液与S2所得的1-10份植物油基聚合物溶液共混,15000-20000rad/min高速搅拌1-3min,得到Pickering乳液;
S4:将S3所得的1-50份Pickering乳液加入到S1所得的40-200份纤维素纳米纤丝悬浮液共混均匀,真空抽滤3-6h,得到复合材料;
S5:将S4所得的复合材料在50-70℃烘干后,再置于120℃真空干燥箱中24h,制得厚度为0.05-0.08mm的薄膜即为高湿强度纤维素复合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湿强度纤维素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植物油、醇胺、催化剂混合密封加热至60-100℃,反应结束后,纯化,得到植物油基前体;
(2)将所述植物油基前体、酸酐、催化剂密封加热至60-100℃,反应结束后,纯化,得到植物油基单体;
(3)将所述植物油基单体溶解在第一溶剂中,加入引发剂,,密封加热至60-100℃,反应结束后得到植物油基高分子;
(4)将所述植物油基高分子与过氧化物溶解在第二溶剂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纯化,得到植物油基聚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湿强度纤维素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为葵花籽油、大豆油、蓖麻油、棕榈油中的一种或任意多种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湿强度纤维素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溶剂为四氢呋喃,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所述第二溶剂为二氯甲烷,所述过氧化物为间氯过氧苯甲酸。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出的高湿强度纤维素复合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717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