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对车载单元进行检测的方法、装置及其相关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15830.1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2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月;韩茂强;王庆飞;吴大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00 | 分类号: | H04B17/00;H04W4/48;H04W4/80;H04W24/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04 | 代理人: | 杜丹丹;陈姗姗 |
地址: | 10009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载 单元 进行 检测 方法 装置 及其 相关 产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车载单元进行检测的方法及其相关产品。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是否基于多种通信协议获取到关于所述车载单元的第一标识信息;响应于基于多种通信协议获取到关于所述车载单元的第一标识信息,执行关于每种通信协议的功能检测操作;以及将关于所述每种通信协议的功能检测结果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进行关联存储。通过本发明的方案,可以有效提高车载单元检测过程的自动化程度,以及提高检测效率以及精准度。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对车载单元进行检测的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车载单元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车载单元进行检测的方法、用于执行前述方法的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对车载单元进行检测的装置和用于对车载单元进行检测的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可包括可以探究的概念,但不一定是之前已经想到或者已经探究的概念。因此,除非在此指出,否则在本部分中描述的内容对于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而言不是现有技术,并且并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电子不停车收费(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ETC)通常通过安装在车辆上的车载单元(On Board Unit,OBU)和安装在收费车道上的天线间的无线通信和信息交换,实现车辆通过高速公路或桥梁收费站无需停车就能缴费通行,从而能够提高通行效率。
随着ETC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车企需要装配前装OBU。为保证下线车辆的OBU功能正常,通常在车辆下线出厂前需要对OBU的主要功能进行检测。然而,目前的检测技术一种是依赖人工手持设备逐步进行检测,不仅检测功能单一且效率较低;另一种是通过RSU(路侧单元)进行检测,对于该种OBU下线检测技术,由于车企产线空间有限,检测过程中车距较近,RSU可能未按照产线顺序检测OBU设备以及无法确定当前所检测车辆,从而可能会出现OBU的检测结果与其所在车辆无法准确匹配的情况。可见,现有的检测技术不仅效率低,且检测结果不精确。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解决上述背景技术部分所描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对车载单元进行检测的方案。利用本发明的方案,可以有效提高车载单元检测过程的自动化程度,以及提高检测效率以及精准度。鉴于此,本发明在如下的多个方面提供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对车载单元进行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车载单元支持多种通信协议,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是否基于多种通信协议获取到关于所述车载单元的第一标识信息;响应于基于多种通信协议获取到关于所述车载单元的第一标识信息,执行关于每种通信协议的功能检测操作;以及将关于所述每种通信协议的功能检测结果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进行关联存储。
在一个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多种通信协议包括第一通信协议和第二通信协议,其中检测是否获取到关于车载单元的标识信息,以及执行关于每种通信协议的功能检测操作包括:检测是否基于所述第一通信协议获取到目标信息,其中所述目标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关于所述第二通信协议的第二标识信息;响应于基于所述第一通信协议获取到所述目标信息,执行关于所述第一通信协议的功能检测操作;基于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车载单元建立通信,以通过所述第二通信协议获取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以及执行关于所述第二通信协议的功能检测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其中对于多个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基于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车载单元建立通信包括:根据每个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的获取顺序,触发多个支持所述第二通信协议的通信主机根据所述获取顺序与对应的车载单元建立通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关联的功能检测结果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以及响应于所述功能检测结果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将所述车载单元所在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写入所述车载单元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58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