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养-光诱导串联培养微藻联产叶黄素和蛋白质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14450.6 | 申请日: | 2021-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4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海;何梅琳;崔晓宇;王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源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1/12 | 分类号: | C12N1/12;C12P21/00;C12P23/00;C12R1/89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帮专高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674 | 代理人: | 喻振兴 |
| 地址: | 538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异养 光诱导 串联 培养 联产 叶黄素 蛋白质 方法 | ||
1.异养-光诱导串联培养微藻联产叶黄素和蛋白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异养培养阶段:将微藻接种于发酵罐内的异养培养基中,接种量为1%–30%,在pH为6.5、温度为27.5–28.5℃和黑暗避光的条件下进行异养培养,待微藻培养至对数生长中期时,先以流加补料的方式向发酵罐中补充碳源和氮源得到高密度微藻生物量后,再以半连续补料的方式向发酵罐中补充碳源和氮源促进叶黄素积累;
(2)光诱导培养阶段:步骤(1)中微藻异养培养结束后,将微藻藻液稀释并转移至与所述发酵罐串联的光反应器内,在光诱导培养基中进行光诱导培养,诱导微藻细胞快速合成蛋白质,光照强度为60–100μmol/m2/s,光暗比为14:10(h/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异养-光诱导串联培养微藻联产叶黄素和蛋白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养培养基为改良的BG11培养基,按照终浓度(mg/L)计组成为:葡萄糖7500,KNO3:500,NaNO3:150,Na2CO3:20,K2HPO4:40,MgSO4·7H2O:75,CaCl2·2H2O:36,柠檬酸:6,Na2MoO4·2H2O:0.71,Na2EDTA:1,柠檬酸铁铵:6,ZnSO4·7H2O:8.82,MnCl4·4H2O:1.44,CuSO4·5H2O:1.57,Co(NO3)2·2H2O:0.49;
所述光诱导培养基为BG11培养基,按照终浓度(mg/L)计组成为:Na2CO3:20,K2HPO4:40,MgSO4·7H2O:75,CaCl2·2H2O:36,柠檬酸:6,Na2MoO4·2H2O:0.71,Na2EDTA:1,柠檬酸铁铵:6,ZnSO4·7H2O:8.82,MnCl4·4H2O:1.44,CuSO4·5H2O:1.57,Co(NO3)2·2H2O:0.4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异养-光诱导串联培养微藻联产叶黄素和蛋白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通过搅拌或振荡的方式保持异养培养过程中微藻处于均匀混合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异养-光诱导串联培养微藻联产叶黄素和蛋白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包括罐体、搅拌浆和排气阀,所述光反应器包括主体容器、外部光照装置和通气装置,所述发酵罐和所述光反应器通过管道串联连接,均设有补料瓶经蠕动泵输送培养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异养-光诱导串联培养微藻联产叶黄素和蛋白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待微藻细胞达到最大比生长速率或所述异养培养基的碳源为初始浓度的80%–85%时开始补料,且所述流加补料和半连续补料均分多次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异养-光诱导串联培养微藻联产叶黄素和蛋白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半连续补料时每次收获和补加的培养基体积为初始培养基体积的二分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异养-光诱导串联培养微藻联产叶黄素和蛋白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微藻藻液的稀释倍数为1–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源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源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445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光洁度电子金属结构件表面加工工艺
- 下一篇:拱肋外置式可开启吊杆锚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