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壳聚糖-蓝莓花青素可食性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11868.1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9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郭娜;朱桂兰;王子迎;徐德聪;张方艳;鲁红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L5/08 | 分类号: | C08L5/08;C08L5/00;C08K5/1545;C08J5/18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糖 蓝莓 花青素 食性 制备 方法 | ||
一种壳聚糖‑蓝莓花青素可食性膜的制备方法,包括:(1)制备花青素提取液、(2)制备壳聚糖食用胶复合溶液、(3)添加花青素、(4)脱气、(5)成膜和(6)揭膜。本发明制得的壳聚糖‑蓝莓花青素可食性膜在不同pH条件下的显色反应十分明显,因此可以用此特性指指示食物的腐败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壳聚糖-蓝莓花青素可食性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食品变质是指食品发生物理变化使外形变化,以及在以微生物为主的作用下所发生的腐败变质,包括食品成分与感官性质的各种酶性、非酶性变化及夹杂物污染,从而使食品降低或丧失食用价值的一切变化。绝大部分食品中均含有油脂、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这些成分在遇到氧气时被氧化或经微生物作用分解或高温氧化,产生小分子酸,并释放出特有的臭味,导致食品的酸价超标,出现酸败现象。因此,通过检测食物pH值的变化,监控食物新鲜程度的有效方法之一。
蓝莓花青素是将蓝莓皮干燥粉碎经由乙醇提取而来,是易溶于水的花青素的一种。蓝莓花青素在不同酸碱条件下显色反应不同,即其对于pH有高度敏感性,本实验利用蓝莓花青素的这一不同pH下指示反应不同的特性,研究其被制作成膜后对于不同酸碱环境的显色变化。
壳聚糖为天然多糖的一种,其分子结构与甲壳素相似,甲壳素的分子结构式C2位置上脱除乙酰基即为壳聚糖,壳聚糖经研究表明性能稳定且安全无毒,具有一定的溶解性、良好的成膜性能,其中壳聚糖的生物相容性使其可以作为良好的生物承载材料,因此本实验采用壳聚糖作为成膜溶液的基础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聚糖-蓝莓花青素可食性膜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壳聚糖-蓝莓花青素可食性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将蓝莓干果与乙醇溶液按照固液比为1kg:18-22L,于避光处提取20-28h,得到的提取液蒸发干燥去除乙醇,余下的残留溶液即为蓝莓花青素提取液;
步骤2:将壳聚糖、结冷胶按质量比8-10:1混合,在55-65℃温度下混合搅拌均匀至溶解,冷却至室温后即得到壳聚糖食用胶复合溶液;
步骤3:将甘油、蓝莓花青素提取液加入到壳聚糖食用胶复合溶液,混合均匀后得到壳聚糖-花青素混合溶液;
步骤4:将壳聚糖-花青素混合溶液进行真空脱气;
步骤5:采用流延的方法将真空脱气后的壳聚糖-花青素混合溶液均匀辅在塑料模具上,
然后连同模具一起放入干燥设备中,在45-55℃下干燥30-40h;
步骤6:将干燥后的薄膜和模具放入干燥器内平衡40-50h,然后揭起已经干燥成型的薄膜,即为壳聚糖-花青素可食性膜。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为70%。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壳聚糖食用胶复合溶液的浓度为8-12g/L。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步骤3中,采用涡流混合方法进行混合;甘油与壳聚糖食用胶复合溶液的体积比为0.4-0.6:60,蓝莓花青素提取液与壳聚糖食用胶复合溶液的体积比为0.4-0.6:60;蓝莓花青素提取液的浓度为0.90-1.00mg/ml。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本发明制得的壳聚糖-蓝莓花青素可食性膜在不同pH条件下的显色反应十分明显,因此可以用此特性指指示食物的腐败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壳聚糖-蓝莓花青素可食性膜在不同pH下显色。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师范学院,未经合肥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18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