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光源LED灯珠节电智能调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11664.8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73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何敏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5/10 | 分类号: | H05B45/10;H05B45/12;H05B45/14;H05B47/14;H05B47/155;H05B47/125;H05B47/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常科学 |
地址: | 52363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源 led 节电 智能 调控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LED灯节电调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四光源LED灯珠节电智能调控系统,通过获取社区地下停车场内各光照子区域中四光源LED灯的照明光效,分析社区地下停车场内各光照子区域中四光源LED灯的输出电流,从而通过调节四光源LED灯输出电流实现对社区地下停车内照明亮度进行精确调控,确保社区地下停车场在无人状态时保持最低安全照明亮度,节约大量的电力能源,同时获取社区地下停车场内驶入车辆的停车位置和各人员所处位置,规划社区地下停车场内驶入车辆停车行驶路线和各人员行走路线,并根据对应位置与对应的各途经光照子区域中四光源LED灯位置的间距进行对应的目标亮度调节,从而满足社区用户的停车照明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灯节电调控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四光源LED灯珠节电智能调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汽车保有量的迅猛增加,地下停车场的数目在每个城市都是一个庞大的数量,而且会越来越多。社区地下停车场成了城市泊车的重要场所,但是由于缺乏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社区地下停车场的照明环境亟待改善。
现有的社区地下停车场都是24小时不间断的维持额定照度。由于地下停车场内照明通过人工控制,一般情况将地下停车场内单光源LED灯全开,但是存在单光源LED灯发光角度小、发光不均匀的问题,使得社区地下停车场内照明亮度不高、照明区域减小,难以满足社区用户的照明需求,这样不仅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而且降低社区地下停车场内照明效率;另一种情况是为了减少能耗,降低社区地下停车场内照明运行成本,人为关闭部分区域的照明设施,造成地下停车场的照明质量变差,引起社区用户停车、找车困难,甚至对社区用户出行造成障碍,从而减少社区用户的出行体验感,使得社区地下停车场的服务质量严重降低。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现设计一种四光源LED灯珠节电智能调控系统。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四光源LED灯珠节电智能调控系统,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四光源LED灯珠节电智能调控系统,包括地下停车场区域划分模块、LED灯输出电流调节模块、驶入车辆停车位置获取模块、驶入车辆停车路线规划模块、区域目标亮度获取模块、区域目标亮度调节模块、人员人脸图像监测模块、人员行走路线规划模块和社区存储数据库。
所述地下停车场区域划分模块,用于将社区地下停车场区域进行划分,按照四光源LED灯光照范围划分成各光照子区域。
所述LED灯输出电流调节模块,用于获取社区地下停车场内各光照子区域中四光源LED灯的照明光效,分析社区地下停车场内各光照子区域中四光源LED灯的输出电流,并进行对应的四光源LED灯的输出电流调节。
所述驶入车辆停车位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社区地下停车场内驶入车辆的车牌信息,得到社区地下停车场内驶入车辆对应的停车位置。
所述驶入车辆停车路线规划模块,用于规划社区地下停车场内驶入车辆去往对应停车位置的最佳停车行驶路线,统计社区地下停车场内驶入车辆停车行驶路线中途经的各光照子区域,并分别记为社区地下停车场内驶入车辆停车行驶路线中各途经光照子区域。
所述区域目标亮度获取模块,用于检测社区地下停车场入口处周边照明亮度,获得社区地下停车场内驶入车辆停车行驶路线中各途经光照子区域的目标亮度。
所述区域目标亮度调节模块,用于监测社区地下停车场内驶入车辆位置与对应的各途经光照子区域中四光源LED灯位置的间距,对比分析后进行对应的目标亮度调节。
所述人员人脸图像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社区地下停车场内各人员的人脸图像,识别社区地下停车场内各人员的身份信息。
所述人员行走路线规划模块,用于获取社区地下停车场内各人员所处位置,规划社区地下停车场内各人员的行走路线,统计社区地下停车场内各人员行走路线中各途经光照子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永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16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