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型或笼状超分子自组装配体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11597.X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5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杨睿;邓彬;江玉波;范莹莹;杨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7/16 | 分类号: | C08B37/16;B01J31/18;C07D405/04 |
代理公司: | 天津煜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6 | 代理人: | 朱维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型 笼状超 分子 组装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型或笼状超分子自组装配体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将1种或多种环糊精衍生物溶解于溶剂中形成环糊精衍生物溶液;将1种或多种金刚烷衍生物加入到环糊精衍生物溶液中,在温度为20~60℃、避光下搅拌反应6h~7d,过滤后除去不溶物,在温度为40~60℃下减压浓缩,干燥,即得线型或笼状超分子自组装配体。以环糊精衍生物为合成超分子主体,金刚烷衍生物为合成超分子客体,通过超分子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得到的线型和笼状超分子自组装体,结构中的酰胺和三唑环上具有富电氮原子,可与金属稳定配位,可稳固和分散纳米金属;环糊精分子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分子识别作用以及生物相容性,可作为配体高效催化CuAAC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型或笼状超分子自组装配体的制备方法于应用,属于催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CuAAC反应,以选择性合成1,4-二取代三氮唑在工业生产聚合物材料、大分子的合成、纳米材料的设计、药物合成等领域应用广泛。开发出一种高效的、经济的、方便的、环境友好的配体来加速CuAAC反应迫在眉睫。
现有技术中催化CuAAC反应的配体,以CuSO4(1.0mol%)和NaAsc(4.0mol%)催化CuAAC反应,但由于产物产率低下和载铜量较高(环境不友好)等局限性。TBTA(N,N,N—3-三氮唑苄基三取代胺)作为配体大大提高其产率(84%),但CuSO4(1.0mol%)和NaAsc(4.0mol%)催化剂的量仍然很高。利用聚合物来降低载铜量的研究中,利用TBTA修饰的亲水聚乙二醇聚合物(100ppm)和CuSO4(100ppm),NaAsc(400ppm)作为催化剂高效催化CuAAC反应,且各种底物耐受性良好,但该方法仍然很难实现生物体内的反应。TBTA修饰的单链纳米粒子(5ppm)和CuSO4(5ppm),NaAsc(15ppm)作为催化剂在体内反应,但该技术合成较为困难步骤繁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催化CuAAC反应的载铜量高,环境不友好,制作工艺复杂的配体,提供一种线型或笼状超分子自组装配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以环糊精衍生物为合成超分子主体,金刚烷衍生物为合成超分子客体,通过超分子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得到的线型或笼状超分子自组装体,结构中的酰胺和三唑环上具有富电氮原子,可与金属稳定配位,可稳固和分散纳米金属;环糊精分子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分子识别作用以及生物相容性,可作为配体高效催化CuAAC反应。
一种线型或笼状超分子自组装配体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1种或多种环糊精衍生物溶解于溶剂中形成环糊精衍生物溶液;
(2)将1种或多种金刚烷衍生物加入到环糊精衍生物溶液中,在温度为20~60℃、避光下搅拌反应6h~7d,过滤后除去不溶物,在温度为40~60℃下减压浓缩,干燥,即得线型或笼状超分子自组装配体。
所述步骤(1)环糊精衍生物的结构式为
所述环糊精衍生物(桥联环糊精)根据文献(M.K.Grachev,I.V.Terekhova,D.A.Shipilov,N.V.Kutyasheva,E.Y.Emelianova,Russian Journal of BioorganicChemistry 2020,46,14-31.)合成;
所述步骤(2)金刚烷衍生物的结构式为
所述金刚烷衍生物(桥联金刚烷)根据文献(E.Busseron,J.Lux,M.Degardin,J.Rebek,Jr.,Chem Commun(Camb)2013,49,4842-4844.)合成;
所述步骤(2)环糊精衍生物与金刚烷衍生物的摩尔比为1:3~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15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