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离式热管反应堆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11502.4 | 申请日: | 2021-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34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龙;黄金露;田智星;郭凯伦;秋穗正;田文喜;苏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21C15/257 | 分类号: | G21C15/257;G21C1/3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热管 反应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式热管反应堆,整个分离式热管反应堆的堆芯由两个相同的半堆芯组成;反应堆堆芯的基本组件是堆芯热管和燃料元件,堆芯热管在燃料元件间布置;反应堆中堆芯热管穿过轴向反射层,在反应堆堆芯外形成一个带有长热管的热交换器;长热管的蒸发段插入热交换器中,在穿过屏蔽层后与能量转换装置相连,从而实现热能到电能的转换;反应堆的一个半堆芯固定在屏蔽层上,另一半堆芯连接到机械摆臂上,机械摆臂的一端与屏蔽层外的一个枢轴连接,通过机械摆臂的摆动来控制两个半堆芯之间的间距,进而来控制反应堆的反应性;在整个反应堆的上端布置有一个安全锁,用来限制机械摆臂摆动时引入的反应性大小,还可以实现反应堆的紧急停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动力系统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离式热管反应堆。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特殊场景中对能源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空间航天器、星球表面能源站、陆地可移动式电源等。这类能源的需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具有高可靠性,并且要紧凑、体积小、重量轻。电池和太阳能等是目前主要的能源选择,但是无法满足这类特殊能源的需求。
当前,随着反应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反应堆电源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俨然已经成为特殊任务所需能源的最佳选择。热管反应堆电源可以提供长寿期、高可靠性、体积小、重量轻的能源供应;无需压力容器,同时也不需要众多冷却剂回路机械,例如泵、增压器、旋转密封件和轴承等。
发明内容
为了满足上述特殊任务场景对能源的特殊需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式热管反应堆,为不同任务场景提供长时、可靠的电力供应,满足这类能源需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具有高可靠性,并且要紧凑、体积小、重量轻的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离式热管反应堆,整个分离式热管反应堆的堆芯包括两个相同的半堆芯1,两个半堆芯1向心布置,在中间形成有一定间距的中心间隙9,并通过调节中心间隙的间距来进行反应性控制;半堆芯1的基本组件是堆芯热管2和燃料元件11,堆芯热管2在燃料元件11间布置;在反应堆堆芯的径向上增加了一个带隔热层的径向反射层12,径向反射层12既能够反射中子,还能够承受来自反应堆堆芯的径向热膨胀载荷;反应堆中堆芯热管2穿过轴向反射层13,在反应堆堆芯外形成热交换器3,热交换器3带有长热管5,在轴向反射层13和燃料元件11间有一个裂变气体腔室14,能够容纳燃料元件释放的裂变气体;长热管5的蒸发段插入热交换器3中,绝热段穿过屏蔽层6,冷凝段与能量转换装置相连,实现热能到电能的转换;屏蔽层6布置在反应堆堆芯和能量转换系统之间,防止能量转换装置受到来自堆芯的辐照损伤;反应堆的一个半堆芯1固定在屏蔽层6上,另一半堆芯1连接到一个机械摆臂4上,机械摆臂4的一端与屏蔽层6外的一个枢轴7连接,通过机械摆臂4的摆动来控制两个半堆芯1之间的中心间隙9的间距,进而来控制反应堆的反应性;在两个半堆芯1的临近端布置有安全板10,防止大的反应性输入;在整个反应堆的上端布置有一个反应性输入安全锁8,用来限制机械摆臂4摆动时引入的反应性大小,以免引入大的反应性,同时还能够实现反应堆的紧急停堆。
所述燃料元件11由裂变材料、含有4%体积分数的钨和20%的孔隙率组成,其中裂变材料由富集有U233或U235的金属陶瓷燃料碳化铀组成,其中钨用来在U-C-W系统中获得化学平衡,20%的孔隙率用来吸收裂变产物。
所述堆芯热管2的管壁和吸液芯材料为不锈钢,其内工质为钠。
所述长热管5的绝热段以弯曲的形态穿过屏蔽层6,以保证屏蔽层的有效屏蔽。
所述反应性输入安全锁8由安全锁驱动机构82和连杆81组成,连接杆81的一端与半堆芯1固定在一起,另一端连接安全锁驱动机构82;通过安全锁驱动机构82驱动控制连杆81来控制两个半堆芯1,反应性输入安全锁8用来限制机械摆臂4摆动过大而引入大的反应性,起到保护堆芯的作用;同时,在反应堆发生事故时,反应性输入安全锁8通过将两个半堆芯分开来实现反应堆的紧急停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15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