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WXC_W_CNT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11452.X | 申请日: | 2021-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7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琴;阳尧;孙兵;高银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4/38 | 分类号: | H01M4/38;H01M4/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贵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49 | 代理人: | 李新锋 |
| 地址: | 43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wxc_w_cnt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WXC_W_CNT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吡咯管;S2:制备含钨源和碳源的前驱体粉末;S3:制备WXC/W/CNT复合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WXC_W_CNT复合材料的应用;本发明使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处理吡咯管,让吡咯管表面带有丰富的阳离子,后经多巴胺聚合,将钨酸根阴离子紧紧的吸附于吡咯管表面,再经高温处理得到碳化钨/金属钨均匀包覆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解决了碳化钨/金属钨包覆量少、不均匀、易脱落以及与碳基底接触不充分的问题,能够满足现有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设备以及电动汽车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WXC_W_CNT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电压高、能量密度高、污染小等优点,在电子产品和电动车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的主流负极材料仍然为石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石墨较低的理论克容量和能量密度,难以满足现有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设备以及电动汽车的需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WXC_W_CNT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WXC_W_CNT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碳化钨稳定性好、活性位点丰富及碳纳米管具有很好导电性,能够满足现有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设备以及电动汽车的需求的特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WXC_W_CNT复合材料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WXC_W_CNT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甲基橙、氯化铁溶于去离子水,充分搅拌后,加入吡咯,在低温反应器中充分搅拌后,得到吡咯管;
S2:将吡咯管、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加入乙醇溶液中,进行超声,将钨酸铵溶于去离子水,随后加入上述乙醇溶液中,再依次加入多巴胺和氨水,充分搅拌后,得到含钨源和碳源的前驱体粉末;
S3:将前驱体粉末充分研磨后置于管式炉中,在氩气保护下,进行高温热处理,得到WXC/W/CNT复合材料。
本发明中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甲基橙、氯化铁和吡咯的质量比为1:10-11:5。
本发明中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去离子水的体积为200ml。
本发明中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搅拌时间为2h,低温反应器的温度为5-15℃,搅拌时间为20-28h。
本发明中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吡咯管、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钨酸铵和多巴胺的质量比为1:1::4::2。
本发明中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乙醇溶液的体积为40ml,去离子水的体积为20ml,氨水的体积为0.2ml。
本发明中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超声时间为60-120min,搅拌时间为2-3h。
本发明中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热处理温度为800-1000℃,升温速率为10℃/min,保温时间为2-3h。
一种根据所述的WXC_W_CNT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的WXC_W_CNT复合材料。
一种WXC_W_CNT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的WXC_W_CNT复合材料的应用:主要应用在电化学能源存储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14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卓应用进程守护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医用垃圾智能收集监控方法和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