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耦合熔融盐固废热处理系统及运行调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11394.0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8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郭光召;龚丽芳;胡红云;任阳;龚千代;薛珂;臧徐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瀚蓝绿电固废处理(佛山)有限公司;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G5/027 | 分类号: | F23G5/027;F23G5/44;F23G5/46;F23G5/50;F23G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2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耦合 熔融 盐固废 热处理 系统 运行 调控 方法 | ||
一种节能耦合熔融盐固废热处理系统及运行调控方法,其系统主要创新特征在于储盐罐包括高温储盐罐、低温储盐罐,并各自以该两个储盐罐为起点串联两条熔融盐流动换热路径。第一熔融盐流动换热路径:熔融盐以高温储盐罐为起点,依次管道连接热解流量泵、热解炉、低温储盐流量泵、低温储盐罐为终点;第二熔融盐流动换热路径:熔融盐以低温储盐罐为起点,依次管道连接换热流量泵、燃烧炉、高温储盐流量泵、高温储盐罐为终点。为运行调控各流量泵、阀门、风机之间的联动协同,以解决固废的成分复杂、性质迥异而造成的波动大、能源转化率低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节能耦合熔融盐固废热处理系统运行调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废处理及热解反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耦合熔融盐固废热处理系统及运行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固体废弃物由于其产量大、产生集中、热值高等特点而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固体燃料,对于固废的热利用不仅可以增大资源回收率,还可以实现废弃物的协同处置。在热利用技术中,耦合作为优良储热介质的熔融盐以实现热解-燃烧技术的联合,从而提高热利用过程的能源利用率。目前针对固废的高效热利用装备已得到诸多研究,但由于固废组成复杂,种类多样,热值波动较大,通过耦合熔融盐进行固废热处理的设备系统稳定性往往无法得到保证,降低了系统的能源利用率,限制了耦合熔融盐的固废热处理装备的高效运行。
综上所述,通过调控耦合熔融盐的固废热处理设备的部件以适应不同种类固废的入炉,减小系统的温度波动,保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能源利用率是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节能耦合熔融盐固废热处理系统及运行调控方法,针对背景技术耦合熔融盐热解复杂固废进料波动大而带来的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耦合熔融盐固废热处理系统及运行调控方法,通过调节系统的泵、风机、阀门、加热装置来保障系统稳定性,减小系统运行过程热量损耗,实现热量的有效储存及转化,解决了复杂固废的成分复杂、性质迥异而造成的波动大、能源转化率低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耦合熔融盐固废热处理系统,包括热解炉、储盐罐、燃烧炉。
所述储盐罐包括高温储盐罐、低温储盐罐,其中。
高温储盐罐管道连接所述热解炉,高温熔融盐由所述高温储盐罐向热解炉流动进行热解反应;所述热解炉管道连接所述低温储盐罐,经热解反应换热后的低温熔融盐由所述热解炉向所述低温储盐罐流动。
所述热解炉气路连接所述燃烧炉,所产生的油气由所述热解炉流向所述燃烧炉进行燃烧。
所述低温储盐罐依次管道连接所述燃烧炉、高温储盐罐,所述低温熔融盐由所述低温储盐罐向燃烧炉流动,受燃烧炉燃烧换热的高温熔融盐由所述燃烧炉流向所述高温储盐罐进行储存。
所述低温储盐罐与所述燃烧炉管道之间设置有换热流量泵;所述热解炉与所述低温储盐罐管道之间设置有低温储盐流量泵;所述高温储盐罐与所述热解炉管道之间设置有热解流量泵;所述燃烧炉与所述高温储盐罐管道之间设置有高温储盐流量泵;所述热解炉与所述燃烧炉气路之间设置有风机。
所述热解炉、高温储盐罐、低温储盐罐、燃烧炉均设有温度监测器。
所述高温储盐罐管道连接低温储盐罐,其管道连接之间设置有安全阀门;所述高温储盐罐还包括加热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节能耦合熔融盐固废热处理系统运行调控方法,其步骤包括。
步骤A,固废自热解炉投入,高温熔融盐由所述高温储盐罐向热解炉流动对固废进行加热,高温熔融盐经换热后成为低温熔融盐进入所述低温储盐罐。
步骤B,低温熔融盐由所述低温储盐罐流向所述燃烧炉,固废经热解反应得到的油气从气路由所述热解炉到所述燃烧炉燃烧释放热量,所述低温熔融盐加热至高温熔融盐,所述高温熔融盐流向所述高温储盐罐等待新一轮换热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瀚蓝绿电固废处理(佛山)有限公司;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未经瀚蓝绿电固废处理(佛山)有限公司;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13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VC特效无卤阻燃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方便接种疫苗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