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施工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11177.1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31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海鹏 |
主分类号: | E04G1/18 | 分类号: | E04G1/18;E04G5/00;E04G5/14;E04G21/32;E04H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翰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921 | 代理人: | 张丹 |
地址: | 71911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架,包括围栏、施工架装置和承载架,所述施工架装置包括支撑底架、固定框架、贴合框、顶板、固定块、调节板和连接锁链。本发明通过设置承载架,电机转动时带动传动齿轮转动,同时第二滑轮自动解锁,传动齿轮和第二滑轮带动整个承载架沿着调节板一侧向上移动,使该施工架可以快速地调节施工高度,避免影响施工人员的正常施工,连接锁链和贴合框可避免承载架上下滑动时晃动的同时可以增强承载架停止时的抗震效果,使承载架上的施工人员站着更加平稳,通过设置承载板,控制板可控制活动板依次向上弹出,达到快速破碎清理冰块的目的,不需要施工人员到施工架上进行清理,消除清理冰块时的安全隐患,提高施工架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架。
背景技术
建筑物在施工时,为了获得足够的施工高度,通常会用到的工具便是施工架,施工架又称作脚手架,用于在建筑物的建造或修复中支撑人员和材料。建筑施工架具有很多种类,按搭设的位置分为外脚手架、里脚手架;按材料不同可分为木脚手架、竹脚手架、钢管脚手架;按构造形式分为立杆式脚手架、桥式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悬吊式脚手架、挂式脚手架、挑式脚手架、爬式脚手架,建筑施工因露天和高处作业多,生产流动性大,机械化程度低,工序复杂,并受自然气候、人为因素等影响,成为安全事故的多发地带。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CN 112627492 A的“一种建筑施工架”,包括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底部对称安装有支撑腿,所述承重板的顶部安装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和承重板之间均匀安装有缓冲气囊,所述承重板的顶部开设有送风孔,所述送风孔贯穿缓冲板,所述送风孔的内部安装有送风箱,所述送风箱的两端均为开口设计并且延伸至送风孔的外部。该建筑施工架,能够有效地减少空气中的粉尘,避免建筑施工人员吸入较多的粉尘影响身体健康,能够提高施工人员周围的空气质量,在过滤空气中粉尘的同时空气的流通速度,对施工时工作人员移动对施工架的压力进行缓冲,提高施工架的稳定性,提高对施工人员挤压施工架的压力的利用。
但是现有的施工架其结构简单,一般的施工架高度固定,只能简单地改变支撑板的位置来达到改变施工架高度的目的,难以快速地调节施工架的高度,影响施工人员的正常施工,同时雪天下雪后施工的情况下,放置在露天位置的施工架上会积累形成一层冰块,施工人员需要将施工架站台上的冰块清理掉,冰块难以清理且清理过程中对施工人员存在安全隐患,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建筑施工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的施工架高度固定,只能简单地改变支撑板的位置来达到改变施工架高度的目的,难以快速地调节施工架的高度,影响施工人员的正常施工,同时雪天下雪后施工的情况下,放置在露天位置的施工架上会积累形成一层冰块,施工人员需要将施工架站台上的冰块清理掉,冰块难以清理且清理过程中对施工人员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架,包括围栏、施工架装置和承载架,所述施工架装置包括支撑底架、固定框架、贴合框、顶板、固定块、调节板和连接锁链,所述支撑底架的后侧与固定框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所述固定框架的顶部与顶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所述固定框架的前侧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撑柱,所述固定框架的后侧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撑柱,所述顶板的顶部与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顶部两端对称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固定框架的前侧与调节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架包括承载板、靠板、电机和前挡杆,所述承载板包括底板、压力板和控制管,所述底板的顶部与压力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所述底板的顶部一端转动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底部设置有控制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与控制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管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多个顶块,所述压力板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多个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部与顶块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侧挡杆,所述底板的前侧与前挡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前挡杆的两端与侧挡杆的一端固定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海鹏,未经杨海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11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