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联网数据监控点和寄存器地址自适应映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10982.2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1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陈科明;吴文楷;张百军;吴耀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9/30 | 分类号: | G06F9/30;G16Y40/10;G06F16/23;G06F16/901;G06F16/903;G06F16/906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雷雷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数据 监控 寄存器 地址 自适应 映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联网数据监控点和寄存器地址自适应映射方法。本发明通过分类散列函数对数据监控点的类型进行分类,从而建立一级映射表来提升查找的效率,在一级映射表基础上,建立二级映射表,二级映射表中存有相应的数据监控点的映射参数信息和存放对应寄存器链表的物理地址首地址。本发明通过建立二级映射表,将物联网监控点的对应寄存器信息整合统一,提高查找效率和代码的通用性,避免进行重复查找;并对未映射的数据监控点,也可以做到自动添加适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联网数据监控点和寄存器地址自适应映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和数字经济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工业领域,同时物联网获取传感器数据成为接入万物互联的第一步。
当获取到传感器和寄存器的值之后,需要展示给用户或者上传到云服务器,以监控点形式上传到云服务器上。监控点是将需要上报数据属性抽象化成一个字段。
每个监控点和寄存器存在一定的映射关系。对于简单的监控点映射,可以直接通过读取寄存器数据方式来获取。而对于复杂的映射关系,则需要考虑到代码的可扩展性和便捷性等因素。
现有的技术方案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学术界常采用旁路转换缓存(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以下简称TLB),虽然TLB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多次对映射的查询,但是随着内存映射情况变多而变得更加复杂。同时多页表项的映射常常超过几兆空间大小,这对一个嵌入式系统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2)李振元在其专利【CN 107133233 A】中,采用建立单映射表存放需要对应的参数,虽然可以建立映射关系,但是随着存放的数据越多,数据都存在一个表中,使得映射表空间变得很大,在遍历查找需要的数据时的时间复杂度极高,对于嵌入式系统来说实时性不够高。
3)李彭伟在其专利【CN 109325086 A】中,对离散的地理数据采用多叉树状映射结构,虽然可以形成多级映射,但是在代码实现较复杂且树状结构占用空间过大,不适用嵌入式系统。
因此,根据嵌入式系统存储空间小,实时性高等特点,本发明实现一种在嵌入式系统中使用既能实现快速查找且通用方便的映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对能够对数据监控点和寄存器地址自适应映射的方法。
该方法是一种线性表映射,且包括:
根据监控点和寄存器的映射关系构成一个映射网络;
根据所述的监控点首字段的特点,使用分类散列函数将其划分成一级映射表,一级映射表每个元素对应一类监控点信息集合;
根据一级映射表,在此基础上构建二级映射表,二级映射表存放映射信息,并计算存放物理地址首地址,并存储各寄存器链表。
根据映射表检索监控点的映射信息,若检索到,则取出该对应信息。若不能检索到,则根据现在顺序在二级映射表中新增该监控点信息并自动计算存放物理地址首地址。
其中,分类散列函数公式为:
Hash(key)=(key-65)%26;
其中,key为监控点首字段ASCII码值。
其中,存放映射信息包括监控点值,对应寄存器的数量,类型种类,是否需要更新,32位地址信息中包括存放寄存器信息链表的物理地址。
其中,新增存放监控点映射信息的寄存器物理地址首地址可以动态进行调整。
其中,存放映射使用双向链表来存储所对应的寄存器的地址,方便查找和存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09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桁架式垂直盾构机及竖井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三维光子桥接路径的设计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