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l-Sc合金车载电池包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610214.7 申请日: 2021-12-27
公开(公告)号: CN114318076A 公开(公告)日: 2022-04-12
发明(设计)人: 孙巍;王东辉;佟伟平;张辉;陈诚诚;王向杰 申请(专利权)人: 东北大学
主分类号: C22C21/02 分类号: C22C21/02;C22C21/08;C22C21/00;C22C1/03;C22F1/04;C22F1/043;C22F1/047;C21D9/00;B23P15/00;H01M50/224;H01M50/249
代理公司: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代理人: 马海芳
地址: 110819 辽宁***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al sc 合金 车载 电池 及其 生产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Al-Sc合金车载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该Al-Sc合金车载电池包包括的成分及各个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Si:0.50-0.9%,Fe≤0.35%,Cu≤0.30%,Mn≤0.50%,Mg:0.40-0.7%,Cr≤0.30%,Zn≤0.20%,Ti≤0.10%,Mn+Cr:0.12-0.50%,Sc:0.2-0.4%,单个杂质≤0.05%,杂质总量≤0.15%,余量为A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l-Sc合金车载电池包,其特征在于,Al-Sc合金车载电池包,其抗拉强度为326MPa~349MPa,抗拉强度标准差为3.03MPa~3.59MPa,抗拉强度变异系数为0.9~1.1%,屈服强度为313~333MPa,屈服强度标准差为5.87~6.53MPa,屈服强度变异系数为1.83~2.02%,延伸率均值为11.2~13.5%,延伸率标准差为:0.34~0.36%,延伸率变异系数:2.67~3.04%,型材微观晶粒度为6~7.5级,焊接后抗拉强度为238MPa~295MPa,接头系数为0.73~0.88。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Al-Sc合金车载电池包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备料

根据制备的Al-Sc合金车载电池包的成分,称量原料;

S2:熔铸

将原料进行熔炼,其中,Sc的原料Al-Sc中间合金采用铝箔包裹投入熔炼炉,熔化后,搅拌均匀,除气精炼,静止扒渣,进行半连续铸造,得到铝合金铸锭;

S3:多级均质

将铝合金铸锭进行多级均质,得到均质后的铝合金铸锭;其中,均质工艺参数为:将铝合金铸锭加热至460~480℃,保温240~260min,然后继续升温至550~570℃,保温360~380min,再继续升温至575~585℃,保温120~140min,冷却至室温;

S4:挤压

将均质后的铝合金铸锭加工处理后,加热至500~520℃,进行挤压,得到尺寸符合车载电池包用框架型材;其中,挤压速率为5~7m/min;

S5:热处理弯折

将尺寸符合车载电池包用框架型材进行淬火、校直、时效和冷弯折,得到弯折后的车载电池包用框架型材;

S6:焊接

根据车载电池包的规格,将弯折后的车载电池包用框架型材进行焊接,得到Al-Sc合金车载电池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Al-Sc合金车载电池包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2中,熔炼具体工艺为:向熔炼炉中投入铝锭,再升温至800~850℃后,待铝锭熔化后,加入Al-Sc合金车载电池包的成分原料中,除了Sc的原料和Mg的原料之外的其他原料,再将熔炼炉升温至710~730℃,充分熔化后,将Al-Sc中间合金和Mg锭一起投入熔炼炉中进行熔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Al-Sc合金车载电池包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2中,在半连续铸造中,在出口处加入Al-Ti-B丝,加入的Al-Ti-B丝占Al-Sc合金车载电池包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为0.015~0.02%,加入速率为0.1~0.15kg/min,铸造速度为50~80mm/min,水流量9~11m3/h。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Al-Sc合金车载电池包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4中,挤压参数为:将均质后的铝合金铸锭置于预热温度为430~450℃挤压筒中,采用450~500℃的挤压模具进行挤压。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Al-Sc合金车载电池包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5中,淬火采用在线淬火,淬火方式为穿水冷却,冷却介质为水,进入淬火区前车载电池包用框架型材的温度≥490℃,淬火速率≥12℃/s,车载电池包用框架型材出淬火区温度≤120℃;

和/或,淬火采用淬火槽包括淬火水槽主体,在淬火水槽主体的淬火入口设置工业毛毡,工业毛毡通过淬火入口框架和淬火槽主体连接,在淬火水槽主体的淬火出口设置有丁腈橡胶,丁腈橡胶和淬火槽主体通过螺栓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021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