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箱梁大循环智能压浆施工工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609653.6 申请日: 2021-12-27
公开(公告)号: CN114319874A 公开(公告)日: 2022-04-12
发明(设计)人: 赵泽南;张奉池;袁阳;张彦强;何智浩;刑凯凯 申请(专利权)人: 中铁十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04G21/02 分类号: E04G21/02;E04G21/12;B28C5/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710000 陕***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预应力 大循环 智能 施工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预应力箱梁大循环智能压浆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施工前准备:

1)钢绞线张拉完成后,利用切割机切断端头多余的钢绞线,严禁采用电弧焊切割,保证锚具外预留钢绞线3cm,采用无收缩水泥砂浆封头,安装一次性止浆阀,采用串连管道连接压浆孔道,保证整个压系统可正常使用,为预应力管道压浆做好准备;

2)预应力筋张拉后,孔道应尽早压浆,一般在48小时内压浆完成,压浆前检查确认制浆机、注浆泵、压力表、储浆桶、串联管、连接阀设备工作状态良好,水泥和外加剂准备充足;

3)制浆、压浆一体机数据设置:

水胶比:0.28 高速搅拌:3min

浆液管道内大循环时间:3min 管道内浆液保压时间:2min

保压压力:0.6MPa 高速搅拌电机:1420r/min

低速搅拌储料电机:40r/min;

浆液拌合:高速搅拌制浆、低速搅拌储浆,通过电子称量系统、自动上料系统、配合比计算,将所需要的压浆料与水投入搅拌机内进行高速搅拌,制成符合规范要求的浆液,将制拌好的浆液放入低速搅拌储料桶内,等待压浆;

压浆:当浆液拌制完成,各项指标满足要求后开始压浆工序,双孔压浆应连续作业,一次压浆完成,压浆由位置较低的孔道压入,浆液由位置较低孔道冲出,进浆压力控制在0.5~0.7MPa,在浆液由出浆孔道流出后,观察浆液情况,直至不含水沫气泡的浆液排出后,将回浆管接入储浆桶后开始循环,保持注浆压力,循环3分钟后,关闭回浆管阀门,保压2分钟,压力控制在0.6Mpa;

D)压浆后:在泄压后关闭一次性止浆阀门,使止浆阀管道内仍存留一部分浆液,按规定清理废液和施工场地,大循环智能压浆施工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箱梁大循环智能压浆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的1)中注意外部串联管连接顺序按照压浆顺序自上而下进行,具体由N6→N6’、N5→N5’、N4→N3、N4’→N3’、N2→N1、N2’→N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箱梁大循环智能压浆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注意浆液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拌制,留存6组尺寸为40mm*40mm*160mm试件,标准养护28天,进行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试验,作为质量评定的标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箱梁大循环智能压浆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压浆前,应对孔道进行清洁处理,对抽芯成型的混凝土空心孔道应冲洗干净并使孔壁完全湿润;金属管道、塑料管道必要时应冲洗以清除有害材料;对孔道内可能发生的油污,可采用已知对预应力筋和管道无腐蚀作用的中性洗涤剂或皂液,用水稀释后进行冲洗,冲洗后,应使用不含油的压缩空气将孔道内的所有积水吹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箱梁大循环智能压浆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压浆前,浆体自拌制至压人孔道的延续时间,视浆体的性质和气温情况而定,一般在30~45min 范围内,浆体在使用前和压注过程中应连续搅拌,浆体在孔道中的流束不宜过快,对于因延迟使用所致的流动度降低的水泥浆,不得通过加水来增加其流动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箱梁大循环智能压浆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压浆时,对曲线孔道应从最低点的压浆孔压入,由最高点的排气孔排气和泌水,压浆顺序宜先压注下层孔道,同一管道压浆应连续进行,一次完成,较集中和邻近的孔道,宜尽量先连续压浆完成,不能连续压浆时,后压浆的孔道应在压浆前用压力水冲洗通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箱梁大循环智能压浆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压浆时,压浆应使用活塞式压浆泵,不得使用压缩空气,压浆的最大压力宜为 0.5~0.7MPa;当孔道较长或采用一次压浆时,最大压力宜为 1.0MPa,压浆应达到孔道另一端饱满和出浆,并应达到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浆为止,为保证管道中充满灰浆,关闭出浆口后,应保持不小于0.5MPa 的一个稳压期,该稳压期不宜少于5m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965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