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时序数据库存储引擎方法、装置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09330.7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5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炜刚;贾德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浪潮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1 | 分类号: | G06F16/21;G06F16/22;G06F16/27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姜丽洁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时序 数据库 存储 引擎 方法 装置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数据存储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分布式时序数据库存储引擎方法,采用线性数据模型结构进行数据分区,按照时间对数据点进行分区,每个所述的分区可以独立的对外提供服务,每个分区包含时间范围内的所有数据点;每个分区使用一个单独的目录,所述目录包含元数据和时序数据两种文件,元数据记录的元信息通过mmap映射字节数组里进行访问;对于时序数据通过二阶增量编码的方式减少数据存储空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升分布式时序数据库的吞吐量,减少堆内存占用并通过二阶编码方式减少存储空间,解决乱序时间点写入问题,并支持通过预写日志防止内存数据丢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存储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分布式时序数据库存储引擎方法。装置及介质。
背景技术
时序数据是带有时间戳和多个标签的指标值集合,它通常用于记录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时序数据的工作负载特点为:
对于写入来说,大部分操作写入,有时比例会达到95%至99%,甚至更高。写入几乎总是顺序追加的,很少进行更新,大部分写入是近期发生的,很少写过去某个时间产生的指标,一般都是批量删除,删除某个指标历史时间范围的数据,很少有随机删除。
对于读取来说,数据比内存要大的很多,由于读取操作占比很低,所以系统受IO限制较大,读取通常需要按时间进行排序,并发读取和同时读取多个时间段是比较常见的。
目前主流的时序数据库,如OpenTSDB底层采用HBase,一种分布式键值数据库作为存储,帮助解决集群分区问题。而Prometheus和InfluxDB时序数据库的存储引擎采用LSM树的结构管理数据。这些实现都会有合并机制,将超过一定时间的数据会合并成更大的文件,在合并的过程中会产生写入放大,降低系统的吞吐量。由于采用的是通用性存储引擎,在数据存储时会将指标和标签列存储多次,造成空间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用性强的分布式时序数据库存储引擎方法。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安全适用的分布式时序数据库存储引擎装置。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布式时序数据库存储引擎方法,采用线性数据模型结构进行数据分区,按照时间对数据点进行分区,每个所述的分区可以独立的对外提供服务,每个分区包含时间范围内的所有数据点;
每个分区使用一个单独的目录,所述目录包含元数据和时序数据两种文件,元数据记录的元信息通过mmap映射字节数组里进行访问;
对于时序数据通过二阶增量编码的方式减少数据存储空间。
进一步的,在内存中只有头部分区和下一个分区是在堆中并可写,称为内存分区,所述内存分区写入前将数据追加到预写日志的末尾。
进一步的,所述内存分区首先将操作日志写入预写日志WAL,发生崩溃时可以通过WAL按顺序进行恢复。
进一步的,再往前的分区写入磁盘上的单个文件称为磁盘分区,磁盘分区的文件是只读的,并通过内核在mmap进行内存映射。
进一步的,所述元数据文件记录了时序数据的元信息,所述时序数据文件通mmap映射字节数组里进行访问。
进一步的,所述时序数据由时间戳和值的元组表示,在实现时UNIX时间戳由一个无符号的64位整数表示,仅存储与前一个时序时间戳的差值,先进行一阶增量编码,解码时需要顺序应用前面的增量结果进行恢复,再进行二阶增量编码,所述二阶增量编码即在所述一阶增量编码的基础上再求增量。
进一步的,在分区写入的若是无序的数据点,将乱序的数据点缓存在一个单独的数组中,在刷到磁盘时再与内存中的有序时间点进行合并并重新排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浪潮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浪潮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93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