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动力自动上水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08987.1 | 申请日: | 2021-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2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雷细平;刘远宏;向贵洪;余刚;高晓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子宏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E03F5/10;A01G25/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李婷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经济***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自动 上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动力自动上水装置,该无动力自动上水装置用于将低位储水海绵体的水分汲取到高位储水海绵体,包括外置管体、多个毛细汲水段以及储水囊,连接低位储水海绵体的毛细汲水段将汲取的水分引流至高位储水海绵体,毛细汲水段将低位储水海绵体的水分输送至高位储水海绵体的过程中,水分在储水囊中暂存。本发明公开的无动力自动上水装置通过设置的毛细汲水段不断的从低位汲取水分并输送至高位,通过毛细管的原理,水自动从垂直水平面向上爬升,受重力影响微小,将低位储水海绵体的水分快速地汲取到高位储水海绵体中,解决了丰水季节储存到城市海绵体中的水无动力输送到需要浇灌的植被和灌木中的问题,充分利用了水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动力自动上水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缓解水资源危机,只有采用各种有效方法节约用水和大力促进水资源的二次利用,而开发利用雨水资源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解决水危机的又一途径,受到普遍关注。我国雨水资源丰富,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50mm左右,但是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不透水面积日益增多,大量的雨水径流未加以利用就直接排放,不仅造成了水量的巨大浪费,同时也加大了城市排水设施的负担。
海绵城市建设,强调优先利用绿色、生态化的“弹性”或“柔性”设施,并注重与传统的“刚性”设施进行有效衔接。通过“刚柔并济”,建立和完善城市“海绵体”,强化对城市径流雨水的排放控制与管理,从而实现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径流污染、提高雨水资源化水平、降低暴雨内涝控制成本、改善城市景观等多重目标,最终为城市构建起一个可持续、健康的水循环体系。
在海绵城市建设进程中大量的“海绵体”——地下储水单元中的水的调用需要使用到水泵,一来大大增加了建设成本和能源消耗;二来增加了运维管理的人工成本,很多的道路旁边的植被和灌木的浇灌需要增加大量的人工和专业运维团队进行旱涝季节的水调配管理,这严重违背了城市构建中可持续、可循环的基本理念。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将丰水季节储存到城市海绵体中的水无动力输送到需要浇灌的植被和灌木中的无动力自动上水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动力自动上水装置,用于将低位储水海绵体的水分汲取到高位储水海绵体,包括接通所述低位储水海绵体和所述高位储水海绵体的外置管体、设于所述外置管体内的多个毛细汲水段以及设于相邻两个所述毛细汲水段之间的储水囊,连接所述低位储水海绵体的所述毛细汲水段将汲取的水分引流至所述高位储水海绵体,所述毛细汲水段将所述低位储水海绵体的水分输送至所述高位储水海绵体的过程中,水分在所述储水囊中暂存。
优选的,多个所述毛细汲水段由一个纤维汲水段和一个毛细管汲水段组成,所述储水囊连接于所述纤维汲水段和所述毛细管汲水段之间。
优选的,多个所述毛细汲水段由若干个纤维汲水段和/或若干个毛细管汲水段组成,所述储水囊连接于所述纤维汲水段和/或所述毛细管汲水段之间。
优选的,所述纤维汲水段包括固体层以及夹设于所述固体层中的吸水纤维层,所述吸水纤维层与所述储水囊相接,所述固体层用于定位所述吸水纤维层。
优选的,所述吸水纤维层为麻料纤维、木质纤维或者人造纤维线束中的一种;所述固体层为黏土。
优选的,所述毛细管汲水段包括支撑体以及设于所述支撑体的毛细管体,所述毛细管体与所述储水囊相接,所述支撑体用于定位所述毛细管体。
优选的,所述毛细管体为中空玻璃纤维管或者金属细管;所述支撑体为黏土。
优选的,所述储水囊包括外囊体以及填充于所述外囊体中的储水介质,所述汲水段连接于所述外囊体。
优选的,所述外囊体为有机材料制成的外囊,所述储水介质为多微孔结构的陶瓷材料或者海泡石。
优选的,所述外置管体为塑料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子宏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子宏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89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