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碱型阴床再生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08199.2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4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蔡朝辉;孔志军;王建龙;张家华;石长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金牛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2 | 分类号: | C02F1/42 |
代理公司: | 湖南唯君律师事务所 43261 | 代理人: | 易柱 |
地址: | 413200 湖南省常***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碱型阴床 再生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碱型阴床再生处理方法,该方法对失活阴床进行结构改进设置了两个出液口,其第一出液口设置于失活阴床后端对应阴离子交换树脂上表面的平面位置,而第二出液口设置于失活阴床后端对应阴离子交换树脂的上表面之上;然后对阴床本身进行盐水冲洗之后,进行三次NaOH溶液冲洗进行再生激活,其第一次冲洗为失活阴床的单独冲洗,第二次冲洗和第三次冲洗利用后置阴床作为串联结构来对前部阴床进行冲洗,保证前部阴床冲洗效果的同时,能有效利用前部阴床的冲洗液对后部阴床进行多次冲洗,提高NaOH溶液的冲洗效率和对前部阴床的冲洗效果,以达到节碱节水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碱型阴床再生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除盐水主要作为锅炉用水,其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锅炉及汽轮机的正常运行,目前,对于除盐水的树脂处理最为广泛也是最有效的处理方法是离子交换法,即将待处理的原水依次通过填装阳离子交换树脂的阳床和填装阴离子交换树脂的阴床后,将水中的有害离子脱去,以达到除盐目的。
不管是阳床还是阴床,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内部对应的填充树脂都会逐渐吸附饱和,加上原水中有机物、微生物和胶体等成分的污染,从而影响树脂的正常离子交换过程,使其失去除盐能力,其对外表现为树脂颜色变深、体积膨胀、电导率上升等现象,需要进行更换或者再生处理使其恢复交换能力,其中,再生处理的成本较低,效果尚可,因而使用比例更高,使用范围也更广。
目前,阴阳床再生所用的再生剂通常为酸、碱或者某些特定的盐,再生方法通常分为两种,按再生酸碱接触时间和酸碱定量再生。但都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缺陷:
1、不能精确控制酸碱的用量,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酸碱浪费,同时,在阴床端还时常会出现阴树脂干脂现象,导致阴树脂再生不彻底,混脂后电导率不合格,需要重新再生,增加了药剂用量和能耗,进而导致运行成本的增加,节能环保性较差。
2、再生不彻底,产水电导率在10μs/cm左右,运行周期短,再生频繁,缩短树脂的使用寿命。有时再生后,产水电导率甚至大于10μs/cm,达不到再生及供水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节碱型阴床再生处理方法,这种阴床再生处理方法主要针对阴床中的阴离子树脂进行高效再生,并减少碱用量,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的缺陷。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节碱型阴床再生处理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①对失活阴床进行设备改造,在失活阴床上开进液口以及出液口,其进液口设置于阴床前端底部,而所述出液口包括两组,其第一出液口设置于失活阴床后端对应阴离子交换树脂上表面的平面位置,而第二出液口设置于失活阴床后端对应阴离子交换树脂的上表面之上;
②利用盐水分别对失活阴床进行循环浸泡,冲洗时连接进液口以及第一出液口,采用下进上出方式进行循环冲洗,冲洗完成之后排出多余盐水,并用脱盐剂采用上进下出方式进行反向冲洗处理;
③将失活阴床单独用3.4~3.7wt%的NaOH溶液进行第一次冲洗,第一次冲洗为循环冲洗,冲洗时控制冲洗用溶液量为失活阴床中阴离子交换树脂体积的10~12倍,冲洗单位时间流量为8~10m3/h,循环冲洗40~60min;
④将两个经过第一次冲洗的失活阴床进行串联,串联时,将后部失活阴床的进液口与前部失活阴床的第一出液口相连,用3.8~4.2wt%的NaOH溶液进行第二次冲洗,其第二次冲洗为加压冲洗,其冲洗单位时间流量为30~40m3/h,冲洗18~32h;
⑤将两个失活阴床重新进行串联,串联时,将后部失活阴床的进液口与前部失活阴床的第二出液口相连,用3.5~3.6wt%的NaOH溶液进行第三次冲洗,所述第三次冲洗为缓速静压浸泡冲洗,冲洗时控制冲洗液的单位时间流量为2~3m3/h,冲洗直至后部阴床中NaOH溶液浓度大于2wt%时停止冲洗,即完成前部阴床的再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金牛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金牛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81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