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坑群分步开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07216.0 | 申请日: | 2021-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0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 发明(设计)人: | 景文琪;文洋;张东阳;孙海员;罗学东;蒋楠;宋绍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T1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泛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67 | 代理人: | 邓爱军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西客***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分步 开挖 方法 | ||
1.一种基坑群分步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1、建立FLAC3D基坑群三维模型并设置监测点位;
S2、确定分块区域开挖范围并将节点与单元信息输出为txt文档;
S3、matlab导入节点信息单元信息;
S4、matlab编程排列组合语句输出各开挖步序下单元信息顺序组合;
S5、通过FLAC3D主目录中新建INI初始化文档实现matlab对FLAC3D的调用;
S6、进行开挖并提取监测点位移变形数据;
S7、通过if函数筛选出变形最小的开挖单元顺序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群分步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前期通过FLAC3D软件对基坑群模块信息进行编译,生成网格并调整网格形状,设置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设置监测点位,完成绘制实体三维模型,对计划开挖的不同单元进行切割合并等处理并赋予不同地层属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群分步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不同开挖区域单元信息节点信息输出为txt文本文档并储存到文件夹中;将储存有单元信息节点信息txt文档导入到matlab中,并将string数组转为cell数组以元胞数组格式保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群分步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matlab通过编程实现不同开挖单元信息排列组合;将开挖单元信息逐行读取,以排列组合顺序分别输出为txt文档到“new”文件夹中,作为后续分步开挖调用顺序;在FLAC3D中编写后续开挖语句,使用call命令实现对各开挖单元信息的循环调用,实现同时开挖;将编写的FLAC3D程序储存在主程序目录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群分步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FLAC3D主程序目录新建txt文件输入“new call主程序文件路径\duncanEB\test\0-duncanEB-oneZoneTest.dat”并将此文本文件后缀改为.INI作为初始化文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群分步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txt文档输入“start主程序文件路径\f3300.exe”并将后缀改为.bat,名称为flac3dload.bat,作为批量处理启动脚本文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群分步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FLAC3D主程序的路径设为matlab的当前路径,并执行下面代码:
clear
clc
[s,e]=dos('主程序文件路径\flac3dload.bat')。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群分步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完成对FLAC3D开挖语句的调用,对各开挖单元排序组合分别进行开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群分步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输出各基坑监测点变形位移数据进行整合,通过matlab编写循环语句挑选最小总变形位移,对应开挖步序即为最佳开挖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一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一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721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