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融合集群内部网络的故障切换方法、系统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603489.8 | 申请日: | 2021-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75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孙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41/0668 | 分类号: | H04L41/0668;H04L43/0811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刘宝 |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融合 集群 内部 网络 故障 切换 方法 系统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超融合集群内部网络的故障切换方法、系统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在超融合集群每个管理服务节点的内核服务中,加入探针服务;启动探针服务,向主上行链路的固定IP地址发送ping包,以确定超融合集群与外部是否可达;若超融合集群中,在预设时间内未收到ping确认的管理服务节点的数量超过警戒值,则将网络切换到备用上行链路,并对备用上行链路进行连通测试;若备用上行链路正常连通,则将所述未收到ping确认的管理服务节点的内部网络切换至备用上行链路。本发明能够确保集群在外部上行链路丢失导致的网络不可达时,自动切换至备用上行链路,保证业务的正常访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超融合集群内部网络的故障切换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HCI超融合架构越来越多的承载本地私有云或者混合云的建设;与传统的SAN/NAS架构类似,往往IT运维工程师所关心的依然是架构单点故障的问题,包括:计算、存储、网络在内的所有资源都应充分考虑在内;计算和存储采用分布式融合的方式,形成了如今的HCI架构。
在超融合虚拟化环境中,集群网络常用的两种方法:主备模式、双活模式。
双活模式:需要在连接的两台交换机上进行复杂的配置(如:端口聚合),而且不同厂家的交换机,甚至同一厂家不同型号的交换机配置的方法都完全不同,这给现场实施人员带来了很多不便,况且往往超融合工程师并不具备高深的网络能力,这给实施安装增加了更多的难度;其次,双活模式虽然能带来主-主的工作模式,但是一旦出问题,排查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往往无法估量;
主备模式:通长不需要在交换机上做额外的配置,也不需要超融合工程师掌握复杂的交换机配置能力,但是此方法存在一定的成本弊端,需要相同型号的交换机配置专用的堆叠线缆和堆叠模块,这样才能很好的完成交换机主备的工作模式。
但是,在现有的超融合环境中,网络架构的主备/双活模式往往是基于外部的网络交换机,交换机配置成功与否影响之HCI集群的正常使用。由于HCI集群内部的网络运行机制往往不具备主动判断外部网络异常的能力,只是被动接受外部交换机的状态;HCI只判断集群内部服务器的网络是否正常,并不关心集群所连接的上行链路情况,假如业务交换机到核心层的上行链路出故障,集群并不认为这是集群故障,不会做任何的网络切换工作,这种方式往往在一些链路异常的情况下,不能很好的发挥网络冗余的特性,导致业务访问中断。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融合集群内部网络的故障切换方法、系统及装置,能够确保集群在外部上行链路丢失导致的网络不可达时,自动切换至备用上行链路,保证业务的正常访问。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超融合集群内部网络的故障切换方法,包括:
在超融合集群每个管理服务节点的内核服务中,加入探针服务;
启动探针服务,向主上行链路的固定IP地址发送ping包,以确定超融合集群与外部是否可达;
若超融合集群中,在预设时间内未收到ping确认的管理服务节点的数量超过警戒值,则将网络切换到备用上行链路,并对备用上行链路进行连通测试;
若备用上行链路正常连通,则将所述未收到ping确认的管理服务节点的内部网络切换至备用上行链路。
进一步,所述主上行链路的固定IP地址为主上行链路中任一可达的IP地址或当前局域网的网关地址。
进一步,所述在预设时间内未收到ping确认的管理服务节点的数量超过警戒值,具体包为:
超融合集群内有超过半数的管理服务节点在超过5秒钟的时间未收到SYN确认。
进一步,所述对备用上行链路进行连通测试,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34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