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拆结构及其锁定解锁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00049.7 | 申请日: | 2021-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0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冯水松;扈金富;何秋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硬科技创新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05B15/04 | 分类号: | E05B15/04;E05B47/00;E05B65/5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孟洁 |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及其 锁定 解锁 方法 | ||
1.一种防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第一沉孔结构;
至少一第二沉孔结构,所述第二沉孔结构与所述第一沉孔结构相对应;以及
弹性锁定组件,所述弹性锁定组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沉孔结构或所述第二沉孔结构,所述弹性锁定组件包括弹性件和锁定件,其中经由所述弹性件对所述锁定件的抵推力,使得所述锁定件至少部分被收容于所述第一沉孔结构和所述第二沉孔结构,从而形成所述第一沉孔结构和所述第二沉孔结构相锁定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被设置为能够被磁性件吸引或排斥,其中通过磁性件吸引或排斥所述锁定件的方式,使得所述锁定件受所述磁性件的吸引力或排斥力而克服所述弹性件的抵推力移动,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沉孔结构和所述第二沉孔结构相解锁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拆结构包括箱体和与所述箱体相适配的箱盖,其中所述第一沉孔结构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侧,所述第二沉孔结构设置于所述箱盖内侧;或者所述第二沉孔结构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侧,所述第一沉孔结构设置于所述箱盖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孔结构和所述第二沉孔结构均为两个,所述第一沉孔结构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沉孔结构同轴对齐,所述弹性锁定组件为两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为能够被磁性件吸引的金属,所述金属包括铁、钴、镍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及其合金,所述磁性件为磁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和所述磁性件为磁性相同或者相异的磁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孔结构和所述第二沉孔结构的为圆柱形结构,所述锁定件为圆柱形金属或圆柱形磁铁,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扭簧或弹片。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拆结构的锁定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将弹性锁定组件装入第二沉孔结构或第一沉孔结构,将第二沉孔结构与第一沉孔结构对齐,在所述弹性组件的弹性件的抵推力作用下,所述弹性组件的锁定件至少部分被收容于第一沉孔结构和第二沉孔结构,从而形成所述第一沉孔结构和第二沉孔结构相锁定的状态;和
S2、将磁性件放置在第一沉孔结构外部,经由所述磁性件对所述锁定件的吸引力或排斥力而使得所述锁定件克服所述弹性件的抵推力移动,从而形成所述第一沉孔结构和所述第二沉孔结构相解锁的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拆结构的锁定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根据以下计算方式来选择所述磁性件:
所述锁定件与所述第一沉孔结构或所述第二沉孔结构的摩擦力计算公式为:
Fm=k·m·g (1)
公式(1)中,k为摩擦系数,m为所述锁定件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9.8N/kg;
所述弹性件对所述锁定件的抵推力的计算公式为:
Ft=k·x (2)
公式(2)中,k为所述弹性件的弹性系数,x为所述弹性件被压缩的尺寸;
其中磁铁体积×密度×600为单个磁铁所产生的最大吸力或斥力,单个磁铁的吸力或斥力的计算公式为:
Fc=600·V·ρ·g (3)
公式(3)中,600为倍数,V为体积,ρ为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9.8N/kg;
因此,在所述步骤S2中采用的所述磁性件的吸力或斥力满足Fc>Fm+Ft。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拆结构的锁定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孔结构和所述第二沉孔结构均为两个,所述第一沉孔结构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沉孔结构同轴对齐,所述弹性锁定组件为两组,在所述步骤S2中,采用两个所述磁性件进行解锁,两个所述磁性件之间存在间隙,其中两个所述磁性件间存在间隙时所产生的最大吸力或斥力与两个所述磁性件相互作用面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计算公式如下:
F=2Fc/r2 (4)
公式(4)中F为两个所述磁性件的最大吸力或斥力,Fc为单个磁铁最大斥力,r为两磁极的距离;
因此在所述步骤S2中,采用的所述磁性件的吸力或斥力满足:
F=2Fc/r2(Fm+Ft);
即Fc(Fm+Ft)·r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硬科技创新研究院,未经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硬科技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004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建筑节能楼板的加固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弯管定位工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