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元共聚本体阻燃长碳链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97935.9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0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生;陈剑锐;杜国毅;王增效;闫廷龙;颜瑞祥;王飞飞;王成城;张锴;陈永东;蔡莹;蔡青;周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C08L77/00;C08G69/42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胡永宏 |
地址: | 201703 上海市青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元 共聚 本体 阻燃 长碳链 聚酰胺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多元共聚本体阻燃长碳链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元共聚本体阻燃长碳链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阻燃长碳链聚酰胺树脂,由以下按摩尔分数计的原料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元共聚本体阻燃长碳链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子量调节剂可以是冰醋酸、己二酸、十五碳二酸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元共聚本体阻燃长碳链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胺基官能团的笼型聚半硅氧烷,分子结构式中的Si和N元素可以起到良好的阻燃效果,末端-NH2官能团结构实现了多胺基官能团的笼型聚半硅氧烷与长碳链聚酰胺单体进行共聚,密度1.16g/cm3,白色粉末,结构式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元共聚本体阻燃长碳链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本体阻燃长碳链聚酰胺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5戊二胺与蒸馏水配制成的50%浓度(质量分数)的溶液放入计量罐中,并加氮气保护,备用;
2)将十三碳二酸和十五碳二酸的水溶液按照1:9~2:9(摩尔比)的比例加入到中和锅中,反复3次抽真空充氮气,排除容器内的空气,中和锅中的压力控制在101KPa;
3)将戊二胺的水溶液到入到中和锅中搅拌均匀,其中戊二胺和混合酸的摩尔比控制在(1.00-1.02):1,反应温度:50-80℃,时间30-90min,反应结束后通过添加戊二胺和十五碳二酸调节长链尼龙盐溶液中的pH值,7.5-7.9,得到多元共聚长链聚酰胺盐溶液;
4)将步骤2得到的长链聚酰胺盐溶液通过过滤器进行过滤,过程中用氮气进行保护,将滤液、多胺基官能团的笼型聚半硅氧烷、分子量调节剂等组份加入到反应釜中;
5)将聚合釜的温度升至185~225℃,压力1.8±0.2MPA,升温速度2~5℃/min,在升温过程中通过排气调整压力,反应时间4-8h,然后继续升温至230℃±10℃后升温过程中开始建压,在260℃±10℃常压的条件下继续反应30-60min,然后经过出料、冷却、风干、切粒等过程制备本体阻燃长碳链聚酰胺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元共聚本体阻燃长碳链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阻燃长碳链聚酰胺树脂通过原位聚合的方式多元共聚而成,熔点:160-205℃,树脂中生物基单体含量>90%重量比;平衡吸水率23℃,50%RH,0.6-0.8%;熔体流动速率,235℃,2.16kg:0.5-50g/1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元共聚本体阻燃长碳链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燃剂是卤素阻燃剂或无卤阻燃剂,可以是十溴二苯乙烷、溴化聚苯乙烯、红磷、MCA、磷酸盐、聚磷酸密铵(MPP)、二乙基次膦酸锌、金属氢氧化物阻燃剂、甲基丁基次磷酸铝、甲基环己基基次磷酸铝、甲基苯基次磷酸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元共聚本体阻燃长碳链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协效阻燃剂选择倍半硅氧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元共聚本体阻燃长碳链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容剂是一种有机硅聚酰胺弹性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元共聚本体阻燃长碳链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是可以保持本色的高效有机铜类热稳定剂,耐萃取、不析出、不影响CTI。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元共聚本体阻燃长碳链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助剂选自蒙旦蜡、聚烯烃蜡、酰胺蜡、皂化的褐煤酸钙、皂化的褐煤酸钠等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793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