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门翻转贴标处理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97683.X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5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辉;郭克深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力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48 | 分类号: | B65G47/248;B65C9/02;B65C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柳威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门 翻转 处理 机构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门翻转贴标处理机构,包括第一输送机构与第二输送机构,第一输送机构与第二输送机构之间设置有底座,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支架,支架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抵制件,本发明通过第一输送机构使贴标完成的单面木门输送到翻转板之上,不需要人工手动的搬运木门,然后通过动力机构为齿轮与翻转板提动翻转的动力支撑,木门在翻转的时候能够通过抵制件与固定件的配合,使木门在翻转的途中自动进行夹紧,确保木门在翻转的途中自动进行夹紧,防止木门脱落,当木门即将翻转到第二输送机构之上的时候,固定件脱离对木门的限制,使木门能够顺利的落到第二输送机构的上方,从而使工作人员能够对木门的另一面进行贴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材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木门翻转贴标处理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家具是人类维持正常生活、从事生产实践和开展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类器具,家具也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发展创新,到如今门类繁多,用料各异,品种齐全,用途不一,现代家具的木材量使用较多,生产时需要对木料进行加工,木材加工技术包括木材切削、木材干燥、木材胶合、木材表面装饰等基本加工技术,以及木材保护、木材改性等功能处理技术。
木门在加工完成需要对其进行单面或双面进行贴标,但是现在的方式一般是通过人工来实现,当需要对木门的双面进行贴标的时候,需要人们手动对木门进行翻面然后进行贴标,因木门较重,人工手动翻转的话,会增强人工的劳动强度与劳动成本,不仅费事费力而且会严重耽搁木门的贴标效率。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木门翻转贴标处理机构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门翻转贴标处理机构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木门在加工完成需要对其进行单面或双面进行贴标,但是现在的方式一般是通过人工来实现,当需要对木门的双面进行贴标的时候,需要人们手动对木门进行翻面然后进行贴标,因木门较重,人工手动翻转的话,会增强人工的劳动强度与劳动成本,不仅费事费力而且会严重耽搁木门的贴标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木门翻转贴标处理机构,包括第一输送机构与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与第二输送机构之间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支架,所述支架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抵制件,所述支架内壁均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之间固定连接有翻转板,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顶部平面与翻转板顶部平面相接且持平,所述翻转板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件,且抵制件用于将固定件沿滑槽移动,所述底座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侧壁固定连接有用于对翻转板提供动力的动力机构。
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凹槽侧壁的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凹槽底壁滑动连接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与滚轮相配合,所述矩形框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牙组,且其与齿轮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滚轮外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弧形齿条,所述矩形框底壁与顶壁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组下齿条与上齿条,所述下齿条、上齿条均与弧形齿条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矩形框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凹槽底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端部为L型,且其外端部与抵制件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部,所述滑块外部与滑槽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支架外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组限位板,所述翻转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抵制件靠近底端的内侧均设置有倾斜面。
一种木门翻转贴标处理机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木门夹紧在翻转板之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力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力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76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