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列管式反应器串联管式反应器制备四甲基碳酸氢铵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94965.4 | 申请日: | 2021-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2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颂军;孙炜;冯亚楠;吕国文;杨杰;郭双环;金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联电子材料(山东)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J19/24;B01F33/80;C07C209/20;C07C211/63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广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11 | 代理人: | 赵慧斌 | 
| 地址: | 253011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列管 反应器 串联 制备 甲基 碳酸氢铵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循环列管式反应器串联管式反应器制备四甲基碳酸氢铵的装置及方法,包括循环列管式反应器,所述循环列管式反应器一端贯通连接有原料混合设备,所述循环列管式反应器一端贯通连接有溶剂存储设备;本发明中反应时加热介质加热设备将加热介质加热,送入循环列管式反应器内部提供热能,初步反应后的原料通过管道由循环列管式反应器送入管式反应器内进行再次反应,管式反应器反应时,加热介质通过加热介质二次加热设备将由循环列管式反应器导入的加热介质二次加热送入管式反应器内,二次反应后的原料由出料设备排出,二次反应后的加热介质通过管道由管式反应器送入加热介质加热设备内进行循环加热使用,加热循环使用更加节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四甲基碳酸氢铵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循环列管式反应器串联管式反应器制备四甲基碳酸氢铵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四甲基氢氧化铵是一种有机碱,因其在较低的加热温度下即可分解变为气体,作为催化剂来应用时不残留,所以在工业催化、科研及电子工业领域都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工业催化方面,TMAH主要用作有机硅系列产品,如硅油、硅橡胶、硅树脂等合成中的催化剂。在国外,TMAH主要用于聚酯类聚合物、纺织、塑料制品、食品、皮革、木材加工、电镀等行业。在电子行业中,主要用作印刷电路板的光刻显影剂、硅晶片蚀刻剂以及微电子芯片制造中的清洗剂等。
在制备过程中,现有的制备方法在制备过程中加热反应通过加热设备进行加热,加热方式较为浪费,且反应不够充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循环列管式反应器串联管式反应器制备四甲基碳酸氢铵的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循环列管式反应器串联管式反应器制备四甲基碳酸氢铵的装置及方法,包括循环列管式反应器,所述循环列管式反应器一端贯通连接有原料混合设备,所述循环列管式反应器一端贯通连接有溶剂存储设备,所述循环列管式反应器一端贯通连接有加热介质加热设备,所述循环列管式反应器另一端贯通连接有管式反应器,所述管式反应器一端贯通连接有加热介质二次加热设备,所述管式反应器另一端贯通连接有出料设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原料混合设备和溶剂存储设备通过管道在进入所述循环列管式反应器之前联通。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介质加热设备另一端贯通连接所述管式反应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介质二次加热设备另一端贯通连接所述循环列管式反应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使用方法为:通过原料混合设备将原料三甲胺和碳酸二甲酯混合后通过管道送入循环列管式反应器内,通过溶剂存储设备将甲醇溶剂送入循环列管式反应器内,在循环列管式反应器内,原料混合溶剂进行反应,反应时加热介质加热设备将加热介质加热,送入循环列管式反应器内部提供热能,初步反应后的原料通过管道由循环列管式反应器送入管式反应器内进行再次反应,管式反应器反应时,加热介质通过加热介质二次加热设备将由循环列管式反应器导入的加热介质二次加热送入管式反应器内,二次反应后的原料由出料设备排出,二次反应后的加热介质通过管道由管式反应器送入加热介质加热设备内进行循环加热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反应时加热介质加热设备将加热介质加热,送入循环列管式反应器内部提供热能,初步反应后的原料通过管道由循环列管式反应器送入管式反应器内进行再次反应,管式反应器反应时,加热介质通过加热介质二次加热设备将由循环列管式反应器导入的加热介质二次加热送入管式反应器内,二次反应后的原料由出料设备排出,二次反应后的加热介质通过管道由管式反应器送入加热介质加热设备内进行循环加热使用,加热循环使用更加节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联电子材料(山东)有限公司,未经信联电子材料(山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49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