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服务开放平台监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93366.0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8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白雪珂;张皓;乔振浩;苗璐;苏迪;王志刚;林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0 | 分类号: | G06F11/30;G06F11/32;G06F9/50;G06F11/14;G06F16/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合智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5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1000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服务 开放 平台 监测 系统 方法 | ||
公开了一种服务开放平台监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智能监控模块,用于监控所述服务开放平台的各层级是否发生故障,当发生故障时,输出故障预警;所述智能监控模块,还用于监控所述服务开放平台中各API服务的运行情况,并向用户以界面形式输出该用户使用的API服务的运行情况;负载均衡模块,用于监测所述服务开放平台中各API服务对应的后端服务的健康状态,将处于非健康状态的后端服务对应的API服务的流量转发至该API服务对应的其他后端服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服务开放平台监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服务开放平台致力于将共性技术及能力集中高效运维运营,并面向外部需求用户以服务接口的形式开放共享,以帮助需求用户解决重复开发、研发资源浪费、技术能力积累不足、专业领域人才缺失等问题,助力用户节约成本和商业赋能。
服务开放平台的核心为开放的服务,成熟的服务开放平台会提供几十甚至上百个多种类别的服务,并已接入需求用户的生产环境系统,供终端用户使用。用户对平台及平台提供的服务除了功能性、安全性需求,更重要的是稳定性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开放平台监测系统及方法,可对服务开放平台进行监控,以提高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开放平台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
服务开放平台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智能监控模块,用于监控所述服务开放平台的各层级是否发生故障,当发生故障时,输出故障预警;
所述智能监控模块,还用于监控所述服务开放平台中各API服务的运行情况,并向用户以界面形式输出该用户使用的API服务的运行情况;
负载均衡模块,用于监测所述服务开放平台中各API服务对应的后端服务的健康状态,将处于非健康状态的后端服务对应的API服务的流量转发至该API服务对应的其他后端服务。
优选的,所述智能监控模块,还用于监控所述服务开放平台中各API服务的调用指标,并当调用指标超过预设第一阈值时,输出调用预警。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灾备模块,用于将所述服务开放平台在所在的主环境的数据库中的数据实时备份到灾备环境的数据库中;所述灾备模块,还用于当所述主环境从故障中恢复时,将所述灾备环境的数据库中的数据同步到所述主环境的数据库中;所述负载均衡模块,还用于监测所述主环境是否发生故障,当所述主环境发生故障时,将所述服务开放平台的所有API服务的流量转发至所述灾备环境,当所述主环境从故障中恢复时,将所述服务开放平台的所有API服务的流量转发至所述主环境。
优选的,所述运行情况包括:调用量、流量、错误率、延迟。
优选的,所述调用指标包括:API服务访问量、流量、响应时间、错误率。
优选的,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具体用于监测所述服务开放平台中各API服务对应的后端服务的HTTP访问失败次数、TCP连接失败次数、超时连接次数,将所述HTTP访问失败次数、TCP连接失败次数、超时连接次数超过预设第二阈值的后端服务对应的API服务的流量转发至该API服务对应的其他后端服务。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开放平台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监控所述服务开放平台的各层级是否发生故障,当发生故障时,输出故障预警;
监控所述服务开放平台中各API服务的运行情况,并向用户以界面形式输出该用户使用的API服务的运行情况;
监测所述服务开放平台中各API服务对应的后端服务的健康状态,将处于非健康状态的后端服务对应的API服务的流量转发至该API服务对应的其他后端服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33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