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场充填接顶结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92761.7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3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单卫东;张浩;马永斌;高圣棋;张泽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5/00 | 分类号: | E21F15/00;E21F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袁文婷;张娓娓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填 结构 方法 | ||
1.一种采场充填接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采场两侧的封闭墙,其中,
设置在所述采场一侧的封闭墙为全封闭墙,设置在所述采场另一侧的封闭墙为半封闭墙;
在所述全封闭墙与所述半封闭墙之间间隔设置有隔墙;所述隔墙用于将所述采场分为有次序的充填区;
在所述半封闭墙与所述隔墙中穿设有填充管;其中,
所述填充管包括分料管;
在所述分料管的一端设置有主管路;且,所述主管路连接有主填充管道;
在所述分料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分管路;且,所述分管路连接有分填充管道;并且,
所述主填充管道设置在所述半封闭墙外侧,所述分填充管道穿过所述隔墙,使所述分填充管道背离所述分管路的一端放置在所述充填区中,以依次对所述充填区进行填充,使所述充填区内的充填物料接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场充填接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封闭墙的高度为所述全封闭墙的1/3-2/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场充填接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闭墙为红砖砌筑的红砖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场充填接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管路的直径大于所述分管路的直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场充填接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管路设置有至少两个;
所述分填充管道与所述分管路对应设置至少两个。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场充填接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管路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分管路为相同的直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场充填接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填充管道为φ159mm的管道;
所述分填充管道为φ108mm的塑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场充填接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填物料为浓度在70%~75%的充填料浆。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场充填接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墙由成品模板组装而成。
10.一种采场充填接顶方法,基于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采场充填接顶结构进行采场充填处理,包括:
在采场的两侧分别砌筑封闭墙;其中,将设置在所述采场一侧的封闭墙砌筑为全封闭墙,将设置在所述采场另一侧的封闭墙砌筑为半封闭墙;
预设隔墙和填充管,使所述隔墙间隔设置在所述全封闭墙与所述半封闭墙之间以形成有次序的充填区,并使所述预设的填充管穿过所述半封闭墙与所述隔墙;其中,所述填充管包括分料管;在所述分料管的一端设置有主管路;且,所述主管路连接有主填充管道;在所述分料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分管路;且,所述分管路连接有分填充管道;
使所述主填充管道设置在所述半封闭墙外侧,使所述分填充管道穿过所述隔墙,并使所述分填充管道背离所述分管路的一端放置在所述充填区中;
通过所述主填充管道将预制的充填物料运输至所述分料管中,并通过所述分填充管道使所述充填物料填充至所述充填区中以依次对所述充填区进行填充,使所述充填区内的充填物料接顶;在填充的过程中,将所述全封闭墙与靠近所述全封闭墙的第一个隔墙形成的充填区作为第一个待充填的充填区,待所述第一个待充填的充填区充填完成后,将所述填充管向所述半封闭墙的方向拖拽,使所述分填充管道沿所述全封闭墙至所述半封闭墙的顺序依次充填其他充填区;其中,
当填充至所述半封闭墙与靠近所述半封闭墙最近的隔墙形成的填充区时,将所述半封闭墙全部封闭以形成尾封闭墙,并在所述尾封闭墙的上方设置观察口,以通过所述观察口观察所述半封闭墙与靠近所述半封闭墙最近的隔墙形成的填充区是否流出充填物料,若流出所述充填物料,则填充区全部充填接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276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结构屋面安装方法
- 下一篇:高炉放残铁临时铁沟及高炉放残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