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脱敏时的效果评估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90871.X | 申请日: | 2021-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2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佟鑫;谢丰;都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21/57 | 分类号: | G06F21/57;G06F21/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 代理人: | 方亚兵 |
| 地址: | 10008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脱敏时 效果 评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数据脱敏时的效果评估方法,包括步骤一、根据脱敏算法的性能进行脱敏效果分析,步骤二、不同脱敏算法潜在的攻击风险的计算,步骤三、动态选择适应不同场景的脱敏算法,步骤四、根据脱敏算法的属性综合评估脱敏效果,步骤五、脱敏算法的制定及效果最终评估;本发明通过对隐私推理攻击及联合多敏感属性推理攻击进行检测分析作为脱敏算法的安全评估指标,保证了敏感数据的有效脱敏,采用决策树机器学习算法对不同应用场景进行脱敏算法选择及评估,同时依据脱敏后的性能指标对脱敏算法隐私泄露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可以辅助用户实现脱敏策略制定,检测脱敏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脱敏算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脱敏时的效果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安全与国家安全、经济运行安全、公共社会安全、以及个人合法权益直接的关联日趋紧密,大量非结构化数据处理技术给数字经济带来便利的同时,其面临的安全威胁也日益严重,数据泄露和隐私问题不断涌现,已经成为制约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可靠的隐私数据保护技术、隐私保护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对建立可靠数据安全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数字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数据脱敏算法是隐私数据保护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研究与应用;
目前已有不少数据脱敏方法相关的工作,但对数据脱敏算法的评估及检测方面的工作非常少,无法对脱敏算法进行有效评估检测,无法针对不同场景选择合适的脱敏算法,依旧会造成隐私数据的泄露,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数据脱敏时的效果评估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数据脱敏时的效果评估方法,该数据脱敏时的效果评估方法通过对隐私推理攻击及联合多敏感属性推理攻击进行检测分析作为脱敏算法的安全评估指标,保证了敏感数据的有效脱敏,采用决策树机器学习算法对不同应用场景进行脱敏算法选择及评估,同时依据脱敏后的性能指标对脱敏算法隐私泄露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可以辅助用户实现脱敏策略制定,检测脱敏效果。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数据脱敏时的效果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从脱敏算法的隐私保护程度、信息损失度和算法强度三个性能对脱敏算法的脱敏效果进行分析;
步骤二、在数据脱敏中对多种假设条件下的隐私推理攻击及联合多敏感属性推理攻击进行检测并提取特征,计算得到不同的脱敏算法潜在的攻击风险;
步骤三、通过动态分析脱敏规则,并根据步骤二中攻击方式的攻击风险动态选择适应不同场景的脱敏算法;
步骤四、通过分析脱敏一致性、脱敏可扩展性和敏感数据自动分类三种属性对步骤三中选择的脱敏算法的脱敏效果进行综合评估;
步骤五、在脱敏算法的权限判决、数据分类、敏感级值设定、脱敏算法选择和脱敏效果评估的环节采用决策树机器学习方法,制定脱敏算法策略,检测并获得脱敏效果最终评估结果。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隐私保护程度通过安全屋模式及有限数据集模式、聚类性算法和敏感信息保护三个层次来衡量性能;信息损失度分析通过基于勾陈匿名组的大小、基于一般值的特征度量和评价关联误差三个方面进行性能分析;所述算法强度通过脱敏速度、准确度和计算负载三个方面进行性能评估。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信息损失度分析采用归一化平均类大小来估计预先规定任务信息损失度。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隐私推理攻击检测是通过动态选择k-匿名、l-多样性、t接近、(α,k)-匿名、(X,Y)-匿名、m-invariance和基于图的m-invariance七种匿名模型,建立模型抵御攻击能力矩阵,并选择合适的模型提高脱敏算法抵御攻击的能力。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动态选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电子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08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