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泥基自愈合渗透结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90664.4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3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基勇;曾志勇;熊豪;黄海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研翔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26 | 分类号: | C04B28/26;C04B14/14;C04B14/18;C04B16/06;C04B22/12;C04B22/14;C04B24/06;C04B24/38;C04B24/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州市台州湾新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愈合 渗透 结晶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防水材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泥基自愈合渗透结晶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硅酸盐水泥50‑70份、石英砂60‑80份、粉煤灰60‑80份、减水剂10‑12份、五水偏硅酸钠5‑7份、氯化钙6‑8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0‑12份、硅油5‑7份、酒石酸8‑10份、聚乙烯醇纤维6‑8份、石膏粉12‑16份、火山石粉12‑16份、养护剂5‑7份和珍珠岩10‑12份。该水泥基自愈合渗透结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五水偏硅酸钠、氯化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硅油和酒石酸等化学物质形成活性化学物质,在水泥搅拌成型混凝土的过程中,能与混凝土水化产物在毛细孔中反应,产生针状或者是纤维状的结晶体,能阻塞混凝土内部的毛细孔道,进一步来实现混凝土内裂缝的自动愈合,增强混凝土的密实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水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泥基自愈合渗透结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泥是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硬化,并能把砂和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早期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长期以来,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和国防等工程。
例如中国专利CN 104230290 B中公开了一种可蓄热的黑体水泥及其制备方法,该黑体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二水石膏、着色剂和红外辐射材料按一定比例进行配比,通过球磨机粉磨而得,该水泥颜色黑度高、热辐射和热扩散性能好、蓄热系数大,浇筑成大体积块状固体后,但是存在着密实性不好的缺点,改水泥和现有的水泥都存在着密实性差的问题,现有的水泥在进行混合成混凝土的过程中,内部会有着较大的缝隙,而不能有效的实现形成混凝土后缝隙自检的自动愈合,因此在后续混凝土成型的过程中,密实性会大大降低,所以在后续的过程中,由于密实性较差,其防水、透气和抗压强度能特性也会大大的降低。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泥基自愈合渗透结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备密实性好等优点,解决了混凝土成型的过程中密实降低进一步影响到混凝土成型质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密实性好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泥基自愈合渗透结晶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硅酸盐水泥50-70份、石英砂60-80份、粉煤灰60-80份、减水剂10-12份、五水偏硅酸钠5-7份、氯化钙6-8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0-12份、硅油5-7份、酒石酸8-10份、聚乙烯醇纤维6-8份、石膏粉12-16份、火山石粉12-16份、养护剂5-7份和珍珠岩10-12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硅酸盐水泥50份、石英砂60份、粉煤灰60份、减水剂10份、五水偏硅酸钠5份、氯化钙6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0份、硅油5份、酒石酸8份、聚乙烯醇纤维6份、石膏粉12份、火山石粉12份、养护剂5份和珍珠岩10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硅酸盐水泥60份、石英砂70份、粉煤灰70份、减水剂11份、五水偏硅酸钠6份、氯化钙7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1份、硅油6份、酒石酸9份、聚乙烯醇纤维7份、石膏粉14份、火山石粉14份、养护剂6份和珍珠岩11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硅酸盐水泥70份、石英砂80份、粉煤灰80份、减水剂12份、五水偏硅酸钠7份、氯化钙8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2份、硅油7份、酒石酸10份、聚乙烯醇纤维8份、石膏粉16份、火山石粉16份、养护剂7份和珍珠岩12份。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泥基自愈合渗透结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研翔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研翔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06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瘦脸作用的外用涂抹液
- 下一篇:一种循环自蒸馏学习的目标分类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