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音波针灸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89931.6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28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融;李国俊;简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A61N7/02;A61H39/06;A61H39/00;G02B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李芳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音波 针灸 装置 | ||
本公开提供一种超音波针灸装置,包括:超音波源、液态透镜、超音波源控制器、液态透镜控制器、以及电源。超音波源,用以产生超音波。液态透镜,用以聚焦所述超音波。超音波源控制器,产生多个超音波源电压脉冲,以控制所述超音波源产生的所述超音波的振动频率、振动强度与脉冲长度。液态透镜控制器,产生多个液态透镜电压脉冲,以控制所述液态透镜的焦距,以将所述超音波聚焦于特定位置。电源,用以对所述超音波源控制器提供电压,对所述液态透镜控制器提供电压。所述超音波源控制器所产生的所述多个超音波源电压脉冲与所述液态透镜控制器所产生的所述多个液态透镜电压脉冲互相对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超音波针灸装置。
背景技术
针灸为中国传统的一种治疗方式。通过针刺与艾灸等方式对特定穴位进行刺激,可以对部份疾病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例如动晕症。动晕症属于平衡系统失调。人体内负责平衡的系统包括眼睛、内耳等。当乘坐交通工具时,交通工具的旋转或转弯、汽车启动或加减速剎车、船舶晃动或颠簸,可能会使视觉与内耳的平衡机制产生混乱,而出现恶心呕吐,例如晕车、晕机、晕船等症状。此外,使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或扩增实境(Augmented Reality,AR)时,有可能会引发晕眩等症状。
据统计,全球约有25~30%的人曾患上动晕症,其中2-12岁的儿童是最容易有动晕症的族群。另一方面,成年女性患动晕症的机率比男性高,特别是处在经期之间或怀孕的女士。此外,偏头痛、内耳神经、中枢神经系统不协调的患者都是患动晕症的高危人士。另外,精神状况不佳、睡眠不足、宿醉的人士都会较容易出现动晕症。
目前对动晕症的治疗方式约略可以分为化学方式与物理方式。化学方式包括在乘坐交通工具前30-60分钟前服用药物以降低内耳前庭的敏感度,同时使中枢神经止吐。但是使用药物有可能导致副作用,例如晕车药是自律神经中副交感神经的阻断剂,会造成乙酰胆碱的传递降低,吃完晕车药可能会有嗜睡、口干、视野模糊、小便困难、便秘及可能产生心悸等副作用。而物理方式则包括在出发乘坐交通工具的4小时前使用止晕贴片,或是使用中医压穴法、止晕手环…等方法。但是一般而言,动晕症目前没有得到有效的疏解。
中医的针灸被认为是治疗动晕症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针灸也具有一些缺点。例如针刺时会对患者产生强刺激、创痛。而针刺时会刺破皮肤,容易造成感染。而针灸的刺法的技术难度也导致不易复制针刺的效果。此外,艾灸治疗过程中伴随的烟雾,与不当使用,容易使皮肤留下疮疤,并造成空气的污浊与患者永久疤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超音波针灸装置,通过任意动态调整超音波针灸装置中液态透镜之聚焦深度,以非侵入式方法用超音波脉冲对穴位进行刺激,达到类似中医针灸针刺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超音波针灸装置,包括:一超音波源,用以产生超音波;一液态透镜,用以聚焦所述超音波;一超音波源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超音波源,产生多个超音波源电压脉冲,以控制所述超音波源产生的所述超音波的振动频率、振动强度与脉冲长度;一液态透镜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液态透镜,产生多个液态透镜电压脉冲,以控制所述液态透镜的焦距,以将所述超音波聚焦于特定位置;以及一电源,与所述超音波源控制器与所述液态透镜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以对所述超音波源控制器提供电压以控制所述超音波源,对所述液态透镜控制器提供电压以控制所述液态透镜,其中所述超音波源控制器所产生的所述多个超音波源电压脉冲与所述液态透镜控制器所产生的所述多个液态透镜电压脉冲互相对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99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