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重钢结构桁架的地下室回顶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89717.0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80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郑文涛;沈腾;阮志慧;沈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晁璐松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重 钢结构 桁架 地下室 支撑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重钢结构桁架的地下室回顶支撑结构,包括基础底板、负一层底板、地下室顶板、负二层回顶支架、负一层回顶支架、地上支撑塔架、钢结构桁架,二层回顶支架包括若干工字钢立柱一、若干工字钢横梁一和钢板一,所述钢板一顶端焊接有若干钢筋一,所述钢筋一的顶端焊接有钢板二,所述钢板二的顶端与负一层底板顶部齐平,实现回顶支撑构建定位能够对应,上部荷载直接通过支架顶部埋件向下传递至基础底板,对楼层结构的荷载作用较小,适用于地下室楼板局部荷载过大情况下的结构回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结构桁架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重钢结构桁架的地下室回顶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钢结构发展快速,大跨度钢结构施工采用塔架施工,塔架底部反力随着提升结构的重量增大而增大,大跨度钢结构的底部结构承载能力弱,为了保证底部结构稳定与安全,需进行对塔架进行回顶支撑。
常规的回顶方案主要有以下三种,
方案一:采用钢管脚手架对塔架所在区域整块板进行回顶。该方案所需回顶施工范围较大,且钢管脚手架承受荷载有限。
方案二:采用型钢横梁和立柱结合进行回顶支撑。该方案结构受力较为复杂,实际工况下楼板受荷载作用可能产生裂缝等质量问题。
方案三:结构楼板施工完成,拆除模板支撑架后再进行回顶,一般采用型钢或格构式。该方案回顶支撑构件不能保证与结构接触紧密,不利于荷载传递,楼板可能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细微变形,从而导致结构裂缝等质量问题。
综上,目前尚无超重钢结构桁架的地下室回顶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重钢结构桁架的地下室回顶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用以解决不同楼层回顶支撑构件定位对应的问题;同时上部荷载直接通过支架顶部埋件向下传递至基础底板,对楼层结构的荷载作用较小,适用于地下室楼板局部荷载过大情况下的结构回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重钢结构桁架的地下室回顶支撑结构,包括基础底板、负一层底板、地下室顶板、负二层回顶支架、负一层回顶支架、地上支撑塔架、钢结构桁架,负二层回顶支架设置在基础底板和负一层底板之间,负二层回顶支架包括若干工字钢立柱一、若干工字钢横梁一和钢板一,工字钢立柱一支撑在基础底板上,工字钢横梁一焊接在工字钢立柱一的顶部且顶端与工字钢立柱一齐平,所述钢板一焊接在工字钢立柱一顶部,所述钢板一嵌在负一层底板底部且钢板底部与负一层底板底部齐平,所述钢板一顶端焊接有若干钢筋一,所述钢筋一的顶端焊接有钢板二,所述钢板二的顶端与负一层底板顶部齐平,所述负一层回顶支架设置在负一层底板和地下室顶板之间,负一层回顶支架包括若干工字钢立柱二、若干工字钢横梁二和钢板三,工字钢立柱二焊接在钢板二顶端,工字钢横梁二焊接在工字钢立柱二的顶部且顶端与工字钢立柱二齐平,所述钢板三焊接在工字钢立柱二的顶端,钢板三嵌在地下室顶板的底部且钢板三底面与地下室顶板的底面齐平,所述钢板三的顶端焊接有若干钢筋二,所述钢筋二的顶端焊接有钢板四,钢板四的顶端与地下室顶板的顶部齐平,所述地上支撑塔架焊接在钢板四顶端,钢结构桁架固定在地上支撑塔架顶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负一层底板和地下室顶板上预埋钢板,回顶支架通过与预埋钢板的焊接,实现回顶支撑构建定位能够对应,上部荷载直接通过支架顶部埋件向下传递至基础底板,对楼层结构的荷载作用较小,适用于地下室楼板局部荷载过大情况下的结构回顶。
优选的,所述钢板一、钢板二、钢板三、钢板四为Q235板,钢筋一、钢筋二为HRB400级钢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板和钢筋选取合理,取材方便,能够满足结构强度。
优选的,所述钢板一、钢板二、钢板三、钢板四规格为300*200*10mm,所述钢筋一、钢筋二规格为φ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尺寸合理,整体结构强度高,回顶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97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