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需求响应交易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89352.1 | 申请日: | 2021-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5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 发明(设计)人: | 尤宏亮;刘建戈;戴欣;朱正磊;刘鑫;徐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安供电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40/04 | 分类号: | G06Q40/04;G06Q10/06;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颜盈静 |
| 地址: | 223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电力 需求 响应 交易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需求响应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基于需要需求侧响应的总负荷及响应时间和需求侧的响应请求,通过竞价机制在需求响应用户与储能用户之间达成交易价格,完成需求响应用户与储能用户交易的匹配,形成交易匹配信息;
步骤2:根据响应完成情况,将交易匹配信息发送至区块链,触发区块链中预设的购电或售电智能合约,进行交易结算;
步骤3:将交易结算详细数据存储在链上分布式数据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需求响应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竞价机制包括:
采用蚁群算法,以最小化损失收益、最大化需求响应用户收益和最大化储能用户收益为目标,得到交易价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需求响应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损失收益为某一时刻实际削减的负荷与实际削减负荷的价格的乘积,该损失收益按照以下公式评估:
式中,P为当前时段需求响应的功率总额度,T为响应时间长度,Cg(t)为在t时刻需求响应功率差;R为波动范围因子,允许总响应功率在[P-R,P+R]范围内波动,表示在t时刻实际消减的负荷,Q(t)表示在t时刻实际消减的负荷的价格,S(T)为时间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需求响应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求响应用户收益表示为:
式中,表示需求响应用户收益,ΔPi(t)表示在t时刻需求响应用户申报响应的负荷,ΔFi(t)表示在t时刻响应的负荷,S(T)为时间系数,Qi(t)表示在t时刻消减负荷的理想价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需求响应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用户收益表示为:
式中,为储能用户收益,ΔPbi(t)表示在t时刻储能用户i实际响应的负荷,表示在t时刻储能用户i响应负荷的价格,表示在不存在需求响应的时间区段下产生的收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需求响应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区块链中预设有由监管规则转化得到的智能合约;在交易过程中,触发该智能合约,进行交易过程监管。
7.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需求响应交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能用户侧端,包括多个储能用户端,用于发布需要需求侧响应的总负荷及响应时间;
需求侧端,包括多个需求响应用户端,用于申报响应的负荷;
交易匹配单元,用于基于需要需求侧响应的总负荷及响应时间和需求侧申报响应的负荷,通过竞价机制在需求响应用户与储能用户之间达成交易价格,完成需求响应用户与储能用户交易的匹配,形成交易匹配信息;
区块链,用于获取交易匹配信息,并触发预设的购电或售电智能合约,进行交易结算,并将交易结算详细数据存储在链上分布式数据库中,同时反馈给储能用户侧端和需求侧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需求响应交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竞价机制包括:
采用蚁群算法,以最小化损失收益、最大化需求响应用户收益和最大化储能用户收益为目标,得到交易价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安供电分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安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935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