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漆UVC固化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88826.0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9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黄长春;黄长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紫光源科技(广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14 | 分类号: | C09D175/14;C09D163/10;C09D7/61;B05D3/0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汇邦智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4 | 代理人: | 朱文灿;李金凤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漆 uvc 固化 工艺 | ||
一种油漆UVC固化工艺,使用UVC光源固化,油漆制备工序由以下原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配比制成:聚氨酯丙烯酸树脂40%、环氧丙烯酸树脂20%、二官能活性单体20%、光引发剂10%、哑光粉5%、流平剂1.5%、消泡剂0.5%、分散剂2%和手感剂1%,UVC光源进行油漆固化时,属于常温固化,UVC光源几乎没有热量产生,电能几乎均用于转化为紫外线光,因此UVC光源的工作效率非常高。而由于UVC光源基本上把电能用于产生紫外线光,不会使工件的固化温度升高,使工件漆面的固化完全通过紫外线光实现固化,其固化效果更优,且工件在常温环境下进行固化不会变形,保持较好的工件形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漆固化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漆UVC固化工艺。
背景技术
而传统的紫外线固化工艺,一般采用UVA光源进行油漆固化,因为UVA光源的波长在320~400 nm范围内,其波长更长,渗透固化能力更强,但是UVA光源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其电能大部分损耗在热量上,只有小部分用于紫外线光的产生,因此UVA光源的工作效率极低,需要采用较大功率的UVA光源才能产生足够的紫外线光强度,使用UVA光源进行漆面固化的能耗非常高,并且其固化设备中还需要配备相应的风冷设备和液冷设备分别对固化环境和固化设备进行冷却降温,一般固化设备中需要根据UVA光源的功率按10:1的功率比来配备冷却相关设备,因此在工件的油漆固化工序上需要较大的能源损耗,对于使用者而言,其固化成本非常高。
另外,传统油漆在UVA光源照射下固化时,由于其固化环境温度较高,会产生大量的VOC物质,影响环境的卫生甚至危害人体的健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漆UVC固化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油漆UVC固化工艺,使用UVC光源固化,油漆制备工序由以下原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配比制成:聚氨酯丙烯酸树脂40%、环氧丙烯酸树脂20%、二官能活性单体20%、光引发剂10%、哑光粉5%、流平剂1.5%、消泡剂0.5%、分散剂2%和手感剂1%。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油漆制备工序按以下步骤进行:
S1,在无日光或紫外光照射的条件下,按照原料组分配比称取各原料;
S2,将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环氧丙烯酸树脂和二官能活性单体混合搅拌均匀,50℃恒温反应30min,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min;
S3,向S2中边搅拌边缓慢添加光引发剂、消泡剂、分散剂和手感剂,搅拌20min,温度降为25℃~30℃,搅拌速度调至3500~4000转/min;
S4,向S3中加入哑光粉和流平剂搅拌10min,温度保持25℃~30℃,搅拌速度调至800~1000转/min。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油漆制备工序制成的油漆通过油漆喷涂工序喷涂在工件上,工件的前、后、左、右侧面以及顶面均喷涂油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工件通过油漆喷涂工序喷涂油漆后,通过固化设备进行油漆固化工序,固化设备包括机箱、设置在机箱内的产品输送辊和设置在产品输送辊上方的多个UVC紫外线光源组,UVC紫外线光源组包括UVC光源和灯罩,所述产品输送辊内设有可对紫外线进行反射的反光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二官能活性单体为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光引发剂采用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基酮和2,4,6-三甲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三者的混合物。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哑光粉为气相二氧化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流平剂为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消泡剂为聚醚改性聚硅氧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紫光源科技(广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紫光源科技(广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88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