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环碾扩制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88746.5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6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廖春惠;葛泓;费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保捷精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王克兰 |
地址: | 2154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环碾扩 制造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轴承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环碾扩制造工艺。步骤一:将金属棒材切段,得到段材;步骤二:将段材进行镦饼,得到饼材;步骤三:将饼材置于锻压模具中,锻压制得上侧具有上盲孔、下侧具有下盲孔的第一毛坯;步骤四:对第一毛坯进行穿孔,去除阻挡在上盲孔和下盲孔之间连材,得到第二毛坯;步骤五:对第二毛坯进行辗扩,得到内径略小于轴承环成品、外径略大于轴承环成品、高度略大于轴承环成品的第三毛坯;步骤六:对第三毛坯进行机加工,得到轴承环成品。本发明提供的轴承环碾扩制造工艺,可批量化地制造精度高尺寸稳定的轴承环,制造过程中原材料损耗极少,机加工工作量较低,因此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较低的生产升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轴承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环碾扩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轴承是各类机械设备的重要部件,其作用是安装在轴与轴座之间使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以减轻机械磨损。滚动轴承一般由内环、外环、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内环的作用是与轴相配合并与轴一起旋转;外环作用是与轴承座相配合,起支撑作用。
轴承环的制造对轴承水平对轴承的精度和使用寿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了满足轴承环精度高、强度大、耐磨损等特性,现有轴承环普遍采用锻造和机加工相结合的加工方式,即先锻造出大体的轮廓然后进行机加工使其达到精度要求。现有制造工艺虽然能够获得满足使用要求的轴承环,但是现有的锻造和机加工相结合的制造工艺,存在加工损耗大,原材料浪费多,制造效率偏低,成本偏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环碾扩制造工艺。
本发明提供的轴承环碾扩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金属棒材切段,得到段材;
步骤二:将段材进行镦饼,得到饼材;
步骤三:将饼材置于锻压模具中,锻压制得上侧具有上盲孔、下侧具有下盲孔的第一毛坯;
步骤四:对第一毛坯进行穿孔,去除阻挡在上盲孔和下盲孔之间连材,得到第二毛坯;
步骤五:对第二毛坯进行辗扩,得到内径略小于轴承环成品、外径略大于轴承环成品、高度略大于轴承环成品的第三毛坯;
步骤六:对第三毛坯进行机加工,得到轴承环成品。
本发明提供的轴承环碾扩制造工艺,以金属棒材为原料通过逐步成型得到第三毛坯,最后通过机加工得到轴承环。其中,各个步骤相互配合衔接,制造过程中原材料损耗极少,机加工工作量也较低,因此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可批量化制得尺寸精确稳定的轴承环。
进一步地,上述轴承环碾扩制造工艺步骤五中,采用冷辗扩工艺对第二毛坯进行辗扩,冷辗扩制得的第二毛坯不需要考虑热胀冷缩的问题,尺寸精确,而且原材料几乎不产生氧化损耗。
进一步地,上述轴承环碾扩制造工艺步骤三制得的第一毛坯,其整体上呈圆柱状,其外轮廓从下至上包括依次过渡相连的第一圆柱面、收缩面、第二圆柱面,第一圆柱面的直径大于第二圆柱面,第一圆柱面的高度大于第二圆柱面。
进一步地,上述轴承环碾扩制造工艺的第一毛坯中,下盲孔的深度略大于第一圆柱面的高度,上盲孔的深度略大于第二圆柱面的高度。
进一步地,上述轴承环碾扩制造工艺的步骤四中,使用冲头自上而下冲压,冲除阻挡在上盲孔和下盲孔之间连材,得到第二毛坯。
进一步地,上述轴承环碾扩制造工艺步骤五中制得的第三毛坯呈圆环状;第三毛坯的外径上下恒定;第三毛坯的内径中间小,并向上下两端呈开放喇叭口状。
进一步地,上述轴承环碾扩制造工艺中,第三毛坯的上下呈镜像对称。
进一步地,上述轴承环碾扩制造工艺步骤六中,对第三毛坯进行的机加工,包括对第三毛坯的内壁、外壁、上端面、下端面进行整形,使轴承环成品得尺寸复合设计要求;还包括在第三毛坯内侧开设上下镜像对称的一对密封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保捷精锻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保捷精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87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