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却塔等离子电场集水部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87396.0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46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方磊;龙寅;苏辉;范胜飞;房鸣;刘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泛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1/16 | 分类号: | F28C1/16;F28F2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杜瑶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塔 等离子 电场 集水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冷却塔等离子电场集水部及其应用,所述的集水部为金属网,该金属网通过相交的金属丝编织而成,所述金属丝的材质为06Cr19Ni10或06Cr17Ni12Mo2或TA1,金属丝的丝径为0.08‑0.20mm,所述金属网的目数为80‑320。本发明在对冷却塔进行消雾节水时,能够克服环境中持续强风、湿热、震动的问题,以及不同季节下冷却塔自身运行情况,其针对性的调整可更加有效的提高冷却塔消雾节水运行所需的能耗利用率,使得其自身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却塔等离子电场集水部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的针对冷却塔“消白”和“节水技术”都停留在冷却塔内部的改造上,例如在塔内增加吸收材料或添加塔内换热段,尽管技术更新换代到第三、四代的超导碳塑及超导合金,但是仍未从本质上解决建造与使用成本问题,存在消雾但不节能的现象。
基于上述内容,我们提出一种冷却塔消水节雾的方法,是在冷却塔风筒上方建立大型等离子场,不改造原有冷却塔结构,不影响冷却装置本身的散热性能,在达到节能经济性的前提下,实现消雾收水的效果。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冷却塔等离子电场消雾装置的低电位的积液部或集水部的选材与结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作业环境中持续强风、湿热、震动以及不同季节下冷却塔自身运行情况。因此,本申请针对该问题提供了一种冷却塔等离子电场集水部及其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塔等离子电场集水部及其应用,能够克服环境中持续强风、湿热、震动的问题,以及不同季节下冷却塔自身运行情况,其针对性的调整可更加有效的提高冷却塔消雾节水运行所需的能耗利用率,使得其自身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却塔等离子电场集水部,所述的集水部为金属网,该金属网通过相交的金属丝编织而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丝的材质为06Cr19Ni10或06Cr17Ni12Mo2或TA1,金属丝的丝径为0.08-0.20mm,所述金属网的目数为80-320,金属网的长度为3m-12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网为10m时,所述金属丝的材质为06Cr19Ni10、丝径为0.15mm,且金属网的目数为8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冷却塔等离子电场装置,包括若干组间隔分布的集水单元和放电单元,其中,所述集水单元包括若干个呈垂直分布的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冷却塔等离子电场集水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水单元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用于将所述集水部固定在该冷却塔等离子电场装置的围护横梁结构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结构对应于每个所述集水部的两端均设置一个,且所述支撑结构配置成可将所述集水部的对应端拉紧在所述围护横梁结构上。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冷却塔等离子电场装置中集水部的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测量不同材质、目数、丝径的编织网组成的集水部,符合等离子场尺寸的重量;
步骤二、将单组各集水部组装完毕后安装;
步骤三、调整集水部的拉紧程度直到网面拉到平直,分别测量不同材质目数的编织网组成的集水部拉力值、测量整体拉伸程度以获得到拉伸率、测量集水部两端以获得电阻值;
步骤四、利用轴流风机分别建立横向、纵向风场,以分别测试横向、纵向风阻系数;
步骤五、利用蒸汽发生器建立雾气环境,测量收集水和补水质量差,测试集水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泛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泛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73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