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机制砂泥饼烧制陶粒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87001.7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14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元;周振扬;赵伟;方锴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港发绿色资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8/00 | 分类号: | C04B38/00;C04B33/132;C04B18/02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张宁波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机制 砂泥饼 烧制 陶粒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机制砂泥饼烧制陶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机制泥饼块与清淤淤泥进行烘干后进行粉碎并进行过滤;B、将机制砂泥饼和清淤淤泥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料;C、将经过步骤B形成的混合料加水湿润后进行旋转造粒,制成泥饼粒;D、将泥饼粒盛放在容器内,预热后,在炉中对泥饼粒进行烧结干燥;E、将烧结干燥后的泥饼粒冷却至室温即可。优点是:不但有效处理了固体废弃物,从而实现了资源化利用的目的,而且通过该方法以及特定的配方生产出的泥饼粒作为轻质骨料使用时有足够的强度,便于堆放和运输,并且作为轻集料,具有可靠的环境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制砂泥饼的处理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机制砂泥饼烧制陶粒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机制砂生产过程中,作为原材料的石材表面有包裹泥土与石材破碎后产生的细石粉一同被水洗后进入沉淀池沉淀,再经过输送管道进入压滤机进行压制形成机制砂泥饼;随着生产的持续,机制砂泥饼也不断产生,作为机制砂生产中形成的固体废弃物,机制砂泥饼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将影响到机制砂的后续生产,为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因机制砂泥饼中,含有遇水溶解或形成胶凝体的成分,假如直接用来制作混凝土等强度构件,在实际使用中很可能会因遇水导致强度下降的问题发生,甚至引起事故,因此如何对机制砂泥饼进行处理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陶粒是一种合格的结构/建筑材料(轻集料),它一种典型的多相体系,其成分主要包括SiO2、AL2O3、Fe2O3、CaO、Na2O、MgO、TiO2等,当陶粒原料被加热至烧结温度时,原料内部各成分发生反应、相变,在反应相变足够长时间后,得到稳定的相结构,可应用于隔热、制备陶瓷、陶粒混凝土等,现有技术中陶粒的主要原料是泥土,而机制砂泥饼的主要成分和泥土相近,但是其成分范围相比烧制陶粒所需成分仍有偏差,因此如何利用机制砂泥饼烧制成陶粒,将会给机制砂泥饼的处理带来技术性的突破,这对企业生产将带来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机制砂泥饼进行处理得到陶粒的利用机制砂泥饼烧制陶粒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利用机制砂泥饼烧制陶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机制泥饼块与清淤淤泥在100~11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后进行粉碎并进行过滤;
B、将机制砂泥饼和清淤淤泥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料;
C、将经过步骤B形成的混合料加水湿润后进行旋转造粒,制成球形颗粒的泥饼粒;
D、将泥饼粒盛放在容器内,在380~420℃的温度条件下预热15-25分钟后,在炉中对泥饼粒进行烧结干燥;
E、将烧结干燥后的泥饼粒冷却至室温即可。
所述步骤A之前,采用泥饼原料在筛网上进行反复摩擦粉碎,制备成步骤A中所需的机制泥饼块。
所述步骤A中,机制泥饼块的含水率为35%~45%,清淤淤泥的含水率为40%~50%。
所述步骤A中,粉碎后的机制泥饼块与清淤淤泥分别通过50~70目的筛网进行过滤。
所述步骤B中机制砂泥饼和清淤淤泥的混合比为2∶1、1∶1、1∶2、1∶3。
所述步骤C中,混合料与水之间的固液比为8:3。
所述步骤D中,所述烧结干燥的温度为1000~1200℃,烧结干燥的时间为5~25分钟。
所述烧结干燥的温度为1150℃,烧结干燥的时间为15分钟。
所述所述步骤B中机制砂泥饼和清淤淤泥的混合比为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港发绿色资源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市港发绿色资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70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