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涂层锦丝绸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86855.3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4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薛齐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纪元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568 | 分类号: | D06M15/568;D06M15/572;D06M15/263;D06M15/285;D06M15/356;D06M101/34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545 | 代理人: | 陈彩霞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涂层 丝绸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涂层锦丝绸及其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锦丝绸经乳化除油处理后,采用含乙烯基聚氨酯浆和含乙烯基聚丙烯酸酯的涂层浆进行涂层整理,然后轧光即得。本发明述及的方法进行涂层锦丝绸加工中,采用低细度高强度的锦纶单丝为原料,赋予织物较高强度和较低克重,降低了锦丝绸面料自身的重量,满足了伞衣面料高强重比的加工要求;涂层锦丝绸的涂层整理浆采用反应性聚氨酯预聚体(即含乙烯基的聚氨酯)和含乙烯基聚丙烯酸酯进行自由基反应,在锦丝绸表面形成界面连续、结构致密且弹性优良的复合树脂薄膜,单面压差或拉伸状态下能达到零透气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种纺织材料,具体地,涉及一种涂层锦丝绸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降落伞是一种得到广泛应用的气动减速装置,其结构通常由伞衣、伞带、伞绳和伞包等主要部分组成,相比其它减速装置具有质量轻、减速高效、成本低廉等优势。在近几十年时间里,降落伞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发展,从开始阶段试验测试降落伞性能,到应用牛顿力学从理论上建立降落伞拉直和充气阶段物理模型,再到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将计算机应用于降落伞仿真模拟和工程辅助设计。如今,降落伞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物资空投、深空探测、飞船返回舱回收等领域。
降落伞的伞衣面料需具有高强轻薄的特性,传统伞衣多采用粗细为30旦尼儿或45旦尼儿的锦纶66高强丝为原料,采用平纹组织结构织制,结合涂层整理加工而成,一般也称为涂层锦丝绸。近年来,具有高强重比、低透气量的伞衣面料日益成为研究重点,其加工方法主要集中在二方面,一是通过选用30旦尼尔以下的锦纶66长丝为原料,采用较高经纬密度进行织造,满足高强重比要求,另一方面采用聚丙烯酯类整理剂涂层加工,满足低透气量甚至零透气量的要求。但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高强重比+零透气量”的锦丝绸产品往往很难实现量产加工,其原因在于:若不经涂层整理,虽然强重比能达到较高值,但不能满足低透气量的要求;反之,经涂层整理后能降低透气量,但伞衣面料的克重显著增加,往往又不能满足高强重比的要求。此外,部分伞衣面料在高空快速开伞应用中易受器件或自身摩擦影响产生高温灼伤,不同程度上降低了其应用性能。
因此,如何合理选择锦纶66长丝粗细和面料结构、优化涂层剂组成及整理工艺,在较少涂层整理剂用量条件下达到低透气量、高强重比的涂层锦丝绸产品质量要求,同时赋予其防灼阻燃效果,是目前伞衣面料加工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涂层锦丝绸难以在实现高强重比同时实现低透气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涂层锦丝绸及其加工方法,该方法通过选择细旦高强锦纶长丝进行织物织造,结合涂层浆处方优化与整理,实现低涂层浆用量下锦丝绸表面树脂膜结构的完整性,赋予织物低透气量,满足既有伞衣面料“高强重比+零透气量”的加工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涂层锦丝绸的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锦丝绸经乳化除油处理后,采用含乙烯基聚氨酯浆和含乙烯基聚丙烯酸酯的涂层浆进行涂层整理,然后轧光即得。
本发明中,采用低细度高强度的锦纶单丝为原料,赋予织物较高强度和较低克重,降低了锦丝绸面料自身的重量,满足了伞衣面料高强重比的加工要求;涂层锦丝绸的涂层整理浆采用反应性聚氨酯预聚体(即含乙烯基的聚氨酯)和含乙烯基聚丙烯酸酯进行自由基反应,在锦丝绸表面形成界面连续、结构致密且弹性优良的复合树脂薄膜,单面压差或拉伸状态下能达到零透气量。
优选地,所述锦丝绸采用20~30旦尼儿锦纶66单丝平纹组织织造而成,所述单丝的强度≥8.5g/旦尼儿。
采用上述单丝和织造方法织造而成的锦丝绸具有较高强度和较低克重,满足高强重比要求。
具体地,所述乳化除油处理方法为:将所述锦丝绸浸渍于含有浓度为2.5~5g/L的阴离子净洗剂中,在40~80℃下处理10~20min。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有效除去锦丝绸表面油污。阴离子净洗剂采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纪元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扬州纪元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68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钩撒放器
- 下一篇:一种汽车玻璃用低电阻银浆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