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l-Zn-Mg-Cu合金细晶板材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86607.9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10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左锦荣;韦静新;谯自健;谢重阳;徐海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F1/053 | 分类号: | C22F1/053;C22C21/10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李魏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l zn mg cu 合金 板材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Al‑Zn‑Mg‑Cu合金细晶板材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初始化固溶,S2、预变形,S3、中间退火,S4、终变形,S5、固溶再结晶,S6、峰时效后,即得Al‑Zn‑Mg‑Cu合金细晶板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将Al‑Zn‑Mg‑Cu合金板材动态再结晶形成大量等轴细晶组织和大量亚组织,再通过后续再结晶固溶时效处理调控,获得稳态高强高韧细晶组织,使合金相对传统热轧态的板材具有较大的塑性提升,满足航空航天及汽车工业的需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Al‑Zn‑Mg‑Cu合金细晶板材在有色金属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及其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短流程的Al-Zn-Mg-Cu合金细晶板材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铝以其资源丰富、重量轻、机械性能好、耐腐蚀性好、导电性好等优点成为最受欢迎的有色金属,广泛应用于包装、建筑运输、电工材料等领域。晶粒细化是通过不同技术改变晶粒结构尺寸来实现的,是同时提高金属材料强度和塑性的首选方法。因此,铝的晶粒细化被认为是铝加工业的一项关键技术。
热机械加工中的塑性变形是控制晶粒尺寸的有效途径。铝合金生产中已经应用了多种热机械处理方法,然而传统的热机械处理方法对晶粒的细化效果有限。通过施加高塑性应变在金属材料中产生超细晶粒的大塑性变形(SPD)已经被广泛研究了几十年。现在有几种技术可用于生产所需的高应变:等通道角挤压(ECAP)、高压扭转(HPT)、累积式叠轧(ARB)、循环挤压(CEC)、累积连续挤压成形(ACEF)、多向锻造(MDF)等,但是大塑性变形要求在室温或者低温下进行较大应变,难以进行大尺寸或者大批量的生产,对于7xxx系铝合金等沉淀强化型合金,低温进行>80%以上的变形也很难实现。因此大塑性变形在7xxx系铝合金的实际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局限,节能高效获得铝合金细晶板材,设计了短流程形变热处理工艺,充分利用MgZn2相的析出与回溶和Al3Zr的钉扎,发挥位错等晶体缺陷和第二相的耦合作用,最终细化晶粒。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l-Zn-Mg-Cu合金细晶板材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初始化固溶:将Al-Zn-Mg-Cu合金板材从室温升温至465℃~470℃并保温8h,继续升温至475℃~485℃并保温4h,使得合金中的第二相充分回溶,然后水淬成固溶板材,恢复到溶质原子的过饱和固溶状态;
S2、预变形:将固溶板材加热到250℃~350℃,进行轧制预变形,应变诱导第二相均匀化和球化,形成大量应变诱导析出粒子和亚结构;
S3、中间退火:将预变形后的合金板材加热到380℃~430℃并保温10min~30min,第二相发生Ostwald熟化,进而形成大量亚晶组织,然后水淬成淬火板材;
S4、终变形:将淬火板材在室温下进行轧制终变形,应变诱导析出粒子的钉扎和进一步的变形,促使小角度晶界转变成大角度晶界,从而细化晶粒;
S5、固溶再结晶:将终变形后的合金板材从室温升温至470℃~480℃并保温1h,然后水淬;
S6、峰时效:将步骤S5得到的合金板材放入时效炉中进行峰时效处理,即得Al-Zn-Mg-Cu合金细晶板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66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控制柜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彩色立体瓷画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