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雷达综合显控激励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86519.9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53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韩博峰;臧本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雷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 |
代理公司: | 南京华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5 | 代理人: | 宋方园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雷达 综合 激励 系统 | ||
1.一种雷达综合显控激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口仿真通讯模块、雷达系统仿真模块、目标与数据处理模块、显示控制处理模块、API接口设计模块、战场态势解析模块和雷达综合显控仿真模块;
通过接口仿真通讯模块分别与战场态势场景仿真激励设备、雷达目标激励设备及对应雷达建立通讯连接来接收态势载机信息和雷达总线信息;雷达系统仿真模块模拟雷达的发射功率、波段、阵面、体制、方向图和灵敏度;目标与数据处理模块接收目标数据,根据当前场景对目标数据进行处理,包括目标检测、目标探测仿真、目标处理仿真和数据处理仿真,模拟雷达各种工作模式下雷达对空情、海情下的信号检测处理;显示控制处理模块显示控制雷达总线信息并将经处理后的态势信息回灌至对应雷达,雷达接收数据、解析后得到当前惯导参数;API接口设计模块提供后台插件API接口,实现修改显控界面可配置属性;战场态势解析模块将战场态势数据转换成方便雷达仿真使用的数据;雷达综合显控仿真进行雷达的显示和控制人机界面;
通过注入方式即通过雷达总线接被测雷达获得的雷达总线信息;通过数据回放即通过以太网连接雷达测试数据记录分析设备来获得数据库回放数据;
所述战场态势解析模块将设定的战场态势数据转换成便于雷达仿真使用的数据,进行战情参数解析、场景数据使用和系统时钟仿真;
其中,战情参数解析是指接收外部输入的初始战情设置参数,以及雷达所在舰船的惯导参数信息,包括在稳定坐标系下东、北、天位置和速度信息以及己舰的横摇、纵摇、航速和航向信息;然后判断参数设置的合理性,完成战情参数在时域和空域上的解析,生成可供各雷达模拟子模块调用的战情数据;可根据输入的雷达仿真型号,直接调用其相关参数作为雷达模型配置参数;
进行场景数据使用时,接收外部输入和内部自行仿真的两种目标仿真数据,内部自行仿真时根据雷达与目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实时判断目标是否落在照射的波束范围内,并作为雷达模拟检测目标的初始依据;以目标和雷达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相对速度关系,作为计算目标回波强度、杂波强度的初始依据,最终作为计算目标是否可以检测的依据;
进行系统时钟仿真对雷达射频信号以10ms为最小周期进行描述,进而包含由若干个10µs周期的信号脉冲,通过10µs内的信号特征对每个仿真周期内的雷达射频信号的描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综合显控激励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系统环境配置正确后,由显示控制处理模块启动系统;通过显示控制处理模块选择运行模式为数字回放模式或实体注入模式;通过接口仿真通讯模块控制外部输入数据进入输入输出模块转换为内部数据;通过显示控制处理模块根据被测雷达型号选择或自定义显控界面样式;通过雷达综合显控仿真模块控制界面实现雷达工作模式控制并显示当前雷达状态;通过接口仿真通讯模块将雷达总线数据记录到本地数据库以备其他子系统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综合显控激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仿真通讯模块包括雷达总线数据接口通讯模块和态势载机信息通讯模块,通过雷达总线数据接口通讯模块和与雷达建立通讯连接并进行数据交换;态势载机信息通讯模块接收战场态势场景仿真激励设备的态势信息和载机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综合显控激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系统仿真模块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步骤1、系统时统,即通过雷达模拟器进行外部授时并定时与实验室环境进行时间校正,再通过内部对时模块进行系统内部统一对时;
步骤2、工作模式仿真,即基于X波段相控阵雷达进行对海和对空两种工作模式仿真,仿真过程中对参数进行自动调整和修正;
步骤3、天线方向图仿真:
步骤4、天线特性仿真:
步骤5、系统损耗仿真;
步骤6、载频模型仿真;
步骤7、雷达作用距离仿真;
所述系统损耗仿真包括对传输和接收损耗、天线波束形状损耗和信号处理损耗的仿真,其中:传输和接收损耗使用2dB来近似;天线波束形状损耗根据天线方向图仿真计算得到;所述信号处理损耗包括检波器近似损耗0.5~1dB;恒虚警概率CFAR损耗1dB;量化损耗有限字长和量化噪声使得模数A/D转换器输出的噪声功率增加;A/D的噪声功率为/12,q为量化电平;距离门、频率门跨越损耗2~3d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雷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雷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651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