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维生素D2 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86087.1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9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苹;黄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内江汇鑫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155 | 分类号: | A23L33/155;A23P10/30;A23L7/10;A23L2/52;A23C9/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灵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2 | 代理人: | 李金豹 |
地址: | 64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维生素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维生素D2微囊制备技术领域。维生素D2微囊制备是将维生素D2微囊溶解到植物油中,通过变性淀粉及抗氧化剂进行乳化,采用喷雾干燥,利用淀粉包埋,形成微囊产品。该产品特点通过乳化形成微囊,具有很高的稳定和水溶性的特性,可添加于奶粉、米粉,软饮料及钙制剂中补充维生素D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维生素D2衍生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维生素D2微囊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维生素D2是人和动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与健康所必须的微量有机化合物之一,药品、食品和饲料中都可以适量添加维生素D2来满足人或动物有规律地从外界摄取。维生素D2是在植物中发现的维生素D2的主要天然形式。(参见中国专利95118188.2)。而维生素根据其溶解度分为两类即脂溶性维生素(A、D、E、K)等,或水溶性维生素(B1、B2、B6),叶酸、烟酸及维生素C)等。[见《药物化学》第15章,一、维生素的分类(中央电大农医部王淑霞)]。由于维生素D2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及脂溶剂,因此在食物中常与脂质共存,在肠道吸收时也与脂质的吸收密切相关,当人或动物对脂质的吸收不良时,脂溶性维生素D2的吸收会减少,从而引起相应的缺乏症。在医学上维生素D2的主要适应症包含三个方面:一、用于维生素D缺乏症的预防与治疗。如:绝对素食者、肠外营养病人、胰腺功能不全伴吸收不良综合症、肝胆疾病(肝功能损害、肝硬化、阻塞性黄疸)、小肠疾病(脂性腹泻、局限性肠道炎、长期腹泻),胃切除等。二、用于慢性低钙血症、低磷血症、佝偻病及伴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骨软化症、家族性低磷血症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术后,特发性或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治疗。三、用于治疗急、慢性及潜在手术后手足抽搐症及特发性手足抽搐症,而动物维生素D2的缺乏症的特征表现为:维生素D2不足时,即使钙、磷充足,动物也不能很好的利用,钙,磷、镁在骨骼中的沉积会下降;幼龄动物的成骨作用发生障碍,出现佝偻病和软骨症,牙齿发育不良,生长受阻;成年动物发生骨质疏松症,易骨折,关节变形;母畜孕期维生素D2过度缺乏会造成新生幼仔先天畸形,母畜本身也会受到损害;家禽缺乏维生素D2可降低产蛋量和孵化率,蛋壳薄而易脆裂。因此在现代机械化人工大量饲养动物的条件下更需补充维生素D2。大多数情况下补充维生素D2的方式服用相关的衍生物进行补充,但维生素D2属于脂溶性维生素,无法直接服用,从而选择制成微囊粉,微囊粉可以直接服用或可添加于奶粉、米粉、软饮料及钙制剂中用于补充维生素D2。目前的微囊粉生产工艺及配方不能够充分解决生素D2属于脂溶性维生素,无法直接服用的问题,并且添加于奶粉、米粉、软饮料及钙制剂等中不能使维生素D2充分被人体吸收,从而造成一定量维生素D2的浪费,使得下游生产线成本的增加,产品稳定性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维生素D2微囊粉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能够有效的提高微囊的稳定性与水溶性,同时保证微囊与其它产品的互溶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维生素D2微囊粉,由下列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包括维生素D2油900~1100g、变性淀粉8500~8600g、白砂糖14500~14600g、抗坏血酸棕榈酸脂48~49g和生育酚242~243g。
一种维生素D2微囊粉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上述比例取维生素D2置于容器中,加入植物油使维生素D2溶解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内江汇鑫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内江汇鑫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60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甲基化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二氢呋喃香豆素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