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受控与机会混合式无线充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84564.0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5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胡青松;魏自强;姜文斌;徐敏德;吕晓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青岛龙发热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00 | 分类号: | H02J50/00;G06Q50/06;G06Q10/00;G06Q10/06 |
代理公司: | 安徽潍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6 | 代理人: | 常莹 |
地址: | 221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受控 机会 混合式 无线 充电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受控与机会混合式无线充电方法,涉及煤矿相关领域,为了实现矿山物联网节点的无线充电,需在煤矿巷道内部署一定数量的固定充电站,它们直接与井下电网相接,因此具有稳定的电能供应。每个固定充电站还需配备若干移动充电装置,移动充电装置在固定充电站处充满电之后,按照一定调度策略为巷道内的节点充电。本发明为一种受控与机会混合式无线充电方法,在不影响矿工工作效率的情况下,利用携带便携式充电装置的矿工的顺带充电能力,提高矿井无线充电的充电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受控与机会混合式无线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实时掌握煤矿井下设备工况、人员状态和环境信息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生产安全至关重要。在矿井中部署矿山物联网,通过矿山物联网节点感知设备工况参数,可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预知维护;通过矿山物联网节点对矿井环境参数进行动态感知,可实现矿山灾害的预测预警,大幅降低灾害损失。
根据是否可在地面充电,可将节点分为两类,一类节点是工作人员随身携带的传感器,比如用于检测矿工生命体征(如脉搏)的传感器,它们能够在工作人员升井后在特定位置(如矿灯充电房)得到电能补充。另外一类是固定安装于矿井中的节点,比如瓦斯浓度传感器,它们采用电池供电。对于电池供电节点而言,尽管可以采用低功耗器件和节能算法提高工作寿命,但是节点能量始终处于不断降低状态并最终趋近于零,必须通过更换电池或充电的方式补充能量。为大量节点更换电池一方面工作量太大,在实践中多有抵触情绪,另一方面为某些位置的节点更换电池的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受控与机会混合式无线充电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受控与机会混合式无线充电方法,其具体方方法为:
在巷道侧壁上安装有N个无线可充电节点,巷道中每隔一定距离部署有一个固定充电站(Stationary Charger,SC),其中SC负责为移动充电装置(Mobile Charger,MC)充电,每个检修工携带有一个便携式充电装置,因此一个检修工就是一个机会MC,假定MC(若无特殊说明,MC泛指受控MC或机会MC,受控MC指携带便携式充电装置的矿工,机会MC指受控充电模式中的MC)的充电半径为rch,通信半径为rco,且有rch≤rco;其中,机会MC可通过在SC处充电和电池交换的方式补充能量;
不失一般性,假定检修工按照区域1-5的顺序进行检修,当检修工到达一个区域(比如区域2)后,检修工对该区域内的待检修设备进行检修,在检修过程中,将有一定数量的矿山物联网(Mine Internet of Things,MIoT)节点位于机会MC的充电半径rch内,它们可以通过机会充电的方式从机会MC处获得能量,从机会MC的移动路径看,当检修工在检修区域之间移动的时候,其移动路径将会形成一种逻辑环形结构,在检修工对某个检修区域中的待检修设备进行检修的时候,待检修设备与该检修区域形成一种分支结构,检修设备附近的MIoT节点则作为待检修的分支,最终将形成以检修区域为环、待检修设备与MIoT节点为分支的环形与树形混合结构;
不失一般性,假定第i个检修区域Pi,i=1,…,m中有ni个待检修设备和oi个待充电节点,当检修工检修1#待检修设备时,第1、8、9号节点处于检修工所携带的机会MC的充电半径rch内,然后可为它们提供充电服务。
优选的,某个待充电节点(比如Nodek,k∈[1,N])从MC接收到的功率Pr(k)可表示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青岛龙发热电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矿业大学;青岛龙发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45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