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84184.7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5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贾渭东;吴清根;黄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6 | 分类号: | H04W28/06;H04W76/11;H04W76/15;H04W84/12;H04L12/46;H04L101/6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通信 方法 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设备,使无线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点设备和站点实现双Wi‑Fi通信。无线接入点通过第一和第二信道向站点通告支持双无线通信的第一和第二基本服务集,接收站点发送的带有主信道标识的第一关联请求帧和带有次信道标识第二关联请求帧;记录第一关联请求帧的第一源MAC地址为主信道站点地址且对应第一信道和第一基本服务集;记录第二关联请求帧的第二源MAC地址为次信道站点地址且对应第二信道和第二基本服务集;通过第一和第二信道接收带有第一源MAC地址和第二源MAC地址的上行数据;基于连接接入控制设备的CAP WAP隧道封装通过上行数据,将封装后的上行数据通过CAP WAP隧道发往接入控制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网络是一个开放性共用环境,其承载媒介为无线电信号,很容易互相干扰、被障碍物遮挡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数据传输失败,尽管有缺陷,但WLAN网络优点足以抵消缺陷,得到快速发展。随着WLAN使用的越来越广泛,更多的应用对于无线的延时、丢包有了更高的需求,比如:Wi-Fi语音通话,一旦丢包对方就无法正常理解说话方的准确意图,视频会议出现丢包,就会出现屏幕卡住的情况,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动导引车)小车一旦出现丢包,就会停在原地,无法按照正常指令工作。
因而需要确保WLAN网络里面,AP(Access Point,接入点)与STA(Station)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设备,建立确保无线通信稳定性的双链路来抵抗无线环境的不确定性,提升数据传输成功率,降低链路丢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向站点通告支持双无线通信的第一基本服务集和第二基本服务集;接收站点发送的带有主信道标识的第一关联请求帧和带有次信道标识第二关联请求帧;记录第一关联请求帧的第一源MAC地址为主信道站点地址且对应第一信道和第一基本服务集;记录第二关联请求帧的第二源MAC地址为次信道站点地址且对应第二信道和第二基本服务集;通过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接收带有第一源MAC地址和第二源MAC地址的上行数据;基于连接接入控制设备的CAP WAP隧道封装通过上行数据,将封装后的上行数据通过CAP WAP隧道发往接入控制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应用于无线网络的站点,该方法包括,通过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接收无线接入点的通告支持双无线通信的第一基本服务集和第二基本服务集;根据信号强度选择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分别为主信道和次信道;记录作为主信道的第一信道及对应的第一基本服务集;记录作为次信道的第二信道及对应的第二基本服务集;通过第一信道发送以第一MAC地址为源MAC地址且带有主信道标识的第一关联请求帧;通过第二信道发送以第二MAC地址为源MAC地址且带有次信道标识第二关联请求帧;通过第一信道和第二信道分别发送第一上行数据以及第二上行数据;其中,第一上行数据和第二上行数据具有相同的目的MAC地址及相同的数据部分;第一上行数据的源MAC地址为第一MAC地址;第二上行数据的源MAC地址为第二MAC地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设备,该设备的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器中的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用以执行本申请中无线接入点AP实现双Wi-Fi通信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设备,该设备的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器中的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用以执行本申请中无线网络内站点实现双Wi-Fi通信的方法。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在AP与STA之间建立了双Wi-Fi链路,能够降低无线环境的不确定性,提升数据传输成功率,降低无线链路的丢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无线通信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41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