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模块化风扇组件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83852.4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5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唐吉林;袁强;秦友伦;肖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G06F1/18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伍旭伟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控制 模块化 风扇 组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模块化风扇组件及控制方法,所述基于智能控制的模块化风扇组件包括风扇单元、风扇控制盒以及面板;所述风扇单元布置有多个风扇;所述风扇控制盒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风扇单元和所述风扇控制盒分别设置于所述面板上;所述面板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模块化风扇组件固定于计算机发热组件部位的固定件;所述风扇控制盒上设置有第一热插拔接口和第二热插拔接口;所述控制器通过第一热插拔接口与计算机连接;所述控制器还通过第二热插拔接口与风扇单元连接。本发明将风扇、风扇控制盒、面板集成为一体式风扇组件,可进行整体的装、卸操作。同时,设计热插拔接口,可在计算机带电工作的情况下快速更换风扇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模块化风扇组件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直流电机风扇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应用、工业控制等领域,主要用于发热部件散热,保障设备长期稳定运行。主流的计算机散热风扇为直流电机风扇,其工作信号包含电源正、电源负、转速信号、PWM信号。计算机对直流电机风扇供直流电源工作,并可通过PWM信号控制其转速,风扇工作时可通过转速信号反馈其转速信息。
由于直流电机风扇是机械部件,在电机运转过程中,定子和转子会摩擦产生热量,同时电流在线圈中产生热功耗,电机发热会缩短风扇的使用寿命。现有的直流电机风扇安装在计算机内部,直接和发热器件固定安装为一个整体,当直流电机风扇发生损坏时,不方便更换。
高可靠计算机要求能够长期稳定工作,连续工作时间超过上万小时,然而现有的直流电机风扇的寿命无法满足该时间要求,需要定期更换,且更换过程较复杂,更换时,需要计算机断电停止工作,并拆卸大量零部件才能进行更换。因此,现有的直流电机风扇不符合高可靠计算机连续工作的要求,需要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模块化风扇组件,使得计算机不需要断电停止工作也能够快速更换风扇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直流电机风扇需要定期更换,更换风扇过程复杂,需要计算机断电停止工作,并拆卸大量零部件,不符合高可靠计算机连续工作的要求,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模块化风扇组件及控制方法,解决了上述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模块化风扇组件,包括风扇单元、风扇控制盒以及面板;
所述风扇单元布置有多个风扇;所述风扇控制盒内设置有控制器;
所述风扇单元和所述风扇控制盒分别设置于所述面板上;所述面板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模块化风扇组件固定于计算机发热组件部位的固定件;所述风扇控制盒上设置有第一热插拔接口和第二热插拔接口;所述控制器通过第一热插拔接口与计算机连接;所述控制器还通过第二热插拔接口与风扇单元连接。
本发明将风扇单元和风扇控制盒固定在面板上,风扇控制盒内设置有控制器;风扇控制盒内的控制器用于连接计算机内的多路温度传感器以获得发热组件的温度信息,同时控制器还连接风扇,并根据获得的发热组件的温度信息控制风扇的开启或者关闭,以及控制风扇转速。本发明的风扇单元和风扇控制盒均集成设置在面板上,面板上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用于将模块化风扇组件快速定位和固定于计算机内需要散热的发热组件位置,本发明热插拔接口的设计能够在计算机带电工作的情况下快速更换风扇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风扇成排布置,并与所述风扇控制盒设置于所述面板的同一侧;所述风扇控制盒靠近多个风扇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热插拔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热插拔接口和第二热插拔接口均为热插拔式接口连接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为定位销。定位销的设计用于方便模块化风扇组件的安装和更换:安装时,方便风扇组件盲插安装到计算机;当风扇组件损坏时,可直接拔出风扇组件进行快速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38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