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发电的空气压缩储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83780.3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3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镭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1/02 | 分类号: | F04B41/02;F04B41/06;F04B49/06;F04B49/22;F04B49/02;F01K3/02;F01D17/10;H02J7/14;F17D1/04;F17D3/01 |
代理公司: | 合肥昕华汇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6 | 代理人: | 孙怀香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发电 空气 压缩 储存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发电的空气压缩储存系统,包括:储气单元,用于储存压缩气体,所述储气单元包括储气装置一和储气装置二;进气单元,用于向储气单元输送压缩气体,所述进气单元设置在储气单元的前侧;压缩单元,用与增高压缩气体的气压,所述压缩单元设置在储气装置一和储气装置二之间。本发明实现了将空气进行压缩储存,压缩后的空气可以用来发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发电的空气压缩储存系统。
背景技术
在使用气轮发电机进行发电时,需要输入空气能。传统技术,通常是通过空气压缩机压缩将空气压缩后提供给气轮发电机使用,缺少必要的储能设备,常常需要空气压缩机连续工作,气体压力也无法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同时在不发电时也无法对气体进行储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发电的空气压缩储存系统,将空气进行压缩后并存储,设置储气罐一和储气罐二可以满足储气量的需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发电的空气压缩储存系统,包括储气单元,所述储气单元包括储气装置一和储气装置二;所述储气单元的前侧设置有进气单元,用于向储气单元输送压缩气体,所述储气装置一和储气装置二之间设置压缩单元,用与增高压缩气体的气压。
优选的,所述储气装置一设置在地下,所述储气装置一包括储气罐一、与进气单元连接的进气管一、与压缩单元连接的出气管二和低压端控制器,所述进气管一上连接有低压进气阀门,所述出气管二上连接有低压出气阀门,所述低压进气阀门和低压出气阀门均为电磁阀,所述低压进气阀门和低压出气阀门分别与低压端控制器连接,所述低压端控制器与外部的控制中心连接。
优选的,所述储气罐一包括用于储气的上气罐一和低压端监测装置,所述低压端监测装置设置在上气罐一的下侧,所述低压端控制器设置在上气罐一的上侧,所述上气罐一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一,所述压力传感器一与低压端控制器连接。
所述上气罐一内设置有气压调节机构一,所述气压调节机构一包括2个竖直设置的支撑导向杆一、设置在支撑导向杆一内部的若干电磁铁一、调节板一、限位块一和泄压阀一,所述支撑导向杆一贯穿调节板一,且其两端分别与上气罐一的内壁连接,所述限位块一设置在调节板一的底部,所述调节板一内支撑导向杆一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电磁铁一配合的永磁铁一,所述调节板一的边缘设置有密封橡胶圈一,所述电磁铁一和泄压阀一分别与低压端控制器连接。
所述低压端监测装置包括底箱一、气泵一、气轮发电机一、蓄电池一、与蓄电池一配合的充放电模块一和温湿度传感器一,所述底箱一设置在上气罐一的底部,所述气泵一上部连接有抽气管一,所述气泵一的下部连接有排气管一,所述气轮发电机一的一端连接有泄压管一,所述排气管一上连接有三通电磁阀一,所述排气管一通过三通电磁阀一与泄压管一连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一设置在底箱一的外侧,所述土壤污染传感器一设置在底箱一的下侧,所述气轮发电机一通过充放电模块一与蓄电池一连接,所述蓄电池一通过充放电模块一与低压端控制器连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一与低压端控制器连接。
所述储气装置二设置在地下,所述储气装置二设置在储气装置一的后端,所述储气装置二包括储气罐二、与压缩单元连接的高压进气管、用于向外部气轮发电机供气的高压出气管和高压端控制器,所述高压进气管上连接有高压进气阀门,所述高压出气管上连接有高压出气阀门,所述高压进气阀门和高压出气阀门均为电磁阀,所述高压出气阀门和高压进气阀门分别与高压端控制器连接,所述高压端控制器与外部的控制中心连接。
所述储气罐二包括用于储气的上气罐二和高压端监测装置,所述高压端监测装置设置在上气罐二的下侧,所述高压端控制器设置在上气罐二的上侧,所述上气罐二内设置有气压传感器二,所述气压传感器二与高压端控制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镭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镭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37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