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针菇新品种‘农万金10号’及其特异性分子标记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83582.7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5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陶永新;刘芳;陈炳智;江玉姬;傅俊生;谢宝贵;江益民;李博;周志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万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Q1/6895;C12N15/11;C12R1/645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彭琴;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针菇 新品种 万金 10 及其 特异性 分子 标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针菇新品种‘农万金10号’及其特异性分子标记。所述金针菇新品种‘农万金10号’,其分类命名为:金针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针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针菇新品种‘农万金10号’及其特异性分子标记。
背景技术
金针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金针菇新品种‘农万金10号’及其特异性分子标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生产中使用的黄色金针菇品种单产低,出菇不整齐,侧芽多且扭曲的技术问题,提供一株产量高,芽多,菇体整齐,菇柄口感脆度好,品质优的金针菇新品种‘农万金10号’及其特异性分子标记。
本发明的提供的金针菇新品种‘农万金10号’,其分类命名为:金针菇(
上述金针菇新品种‘农万金10号’由亲本金针菇FV2(保藏编号为CGMCCNO.23857)。和C06(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856)通过杂交育成。‘农万金10号’菌种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粗壮、洁白、偏稀疏,易产生少量粉孢子,菌落形态较圆整,菌丝在25 ℃生长最快,最适pH值 6.5。采收期的子实体菇帽圆润、均匀整齐,菌柄直挺,菇体为黄色,根部颜色略深,菇根较紧实、横切面有孔洞、孔隙小、存在轻微顶芽现象,整体商品性状较好。
上述金针菇新品种‘农万金10号’的特异性分子标记:金针菇新品种‘农万金10号’的基因组中同时含有特异性分子标记片段F2、F3、F4和F5;具体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NO.2、SEQ ID NO.3、SEQ ID NO.4、SEQ ID NO.5所示。
上述金针菇新品种‘农万金10号’特异性分子标记的扩增引物,具体核苷酸序列如下:
扩增特异性分子标记片段F2的引物为:F2-F:TCCATCCTTCCTCCCTAC;F2-R:TTTCCCTCACCTTCCTAA;
扩增特异性分子标记片段F3的引物为:F3-F:GCAGAAGAATGAGACAAG;F3-R:ACACAAATGGAAAACAAG;
扩增特异性分子标记片段F4的引物为:F4-F:CGGACTGCTGACAGGTAG;F4-R:CGTGGTGGTTGTGGTTG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福建万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农林大学;福建万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35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