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几何透视法的古建筑测绘装置及其测绘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82074.7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2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史艺林;赵鹏;张子怡;石健;李祥山;郭喆;武玥;杨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 |
代理公司: | 内蒙古欣洋瑞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5110 | 代理人: | 汪介方 |
地址: | 010051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几何 透视 古建筑 测绘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几何透视法的古建筑测绘装置及其测绘方法,测绘装置包括支撑杆和固定于所述支撑杆顶端的边框;边框内固定有透明板,边框的各边开设有相对于透明板平行设置的通槽;边框的对应通槽内穿设有定位滑杆,定位滑杆上滑动设有激光发射部件;支撑杆的底端连接有激光测量组件。优点:通过该基于几何透视法的古建筑测绘装置把几何透视法这一抽象概念具象化,根据几何透视法的原理可以快速得出建筑物的尺寸,尤其是立面竖直高度尺寸;且与其他测绘工具相比,采用本发明通过测绘部分的数据,即可推算出其他数据,不需要配备专业的操作人员,即能够得出待测建筑物竖直方向上的高度,测绘工作量小,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几何透视法的古建筑测绘装置及其测绘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古建筑测绘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专业级的古建筑测绘,通过测绘保留一些古建筑的资料数据,并存档;此类一般为专业性研究人员所进行的,主要用于古建筑的保护等工作;所以,其所需要的数据较为精确,使用三维扫描技术较多,可以对古建筑进行数字化储存;第二种情况,对测绘数据的精确程度没有较高的要求,一般多用于建筑类专业学生进行古建筑测绘认知、非重点保护类古建的数据存档、或者其他古建测绘的前期测绘调研绘制草图阶段;此类情况多采用传统工具,如卷尺,手持的激光测距仪等简易设备。
对于第二种情况,采用简易设备对古建筑进行测绘时,对于古建筑的立面,即竖直方向上的高度数据,存在测绘困难的问题;而如果采用三维扫描技术,虽然得到的数据较为精确,但是设备昂贵,对于建筑类专业学生,测绘成本高,且需要配备专业的操作人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绘简单且低成本的基于几何透视法的古建筑测绘装置及其测绘方法。
本发明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基于几何透视法的古建筑测绘装置,其包括支撑杆和固定于所述支撑杆顶端的边框;所述边框内固定有透明板,所述边框的各边开设有相对于所述透明板平行设置的通槽;所述边框的对应所述通槽内穿设有定位滑杆,所述定位滑杆上滑动设有激光发射部件;所述支撑杆的底端连接有激光测量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边框为矩形框,所述边框上设有刻度。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滑杆包括竖直设置的定位滑杆A和水平设置的定位滑杆B。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发射部件包括滑动座和第一激光笔;所述定位滑杆上滑动套设有所述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上连接有转动设置的所述第一激光笔,所述第一激光笔在相对于所述透明板相互平行的平面内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测量组件包括底座、量角器和第二激光笔;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有所述底座,所述底座上连接有转动设置的所述第二激光笔,所述第二激光笔在相对于所述透明板相互垂直的平面内转动;所述底座上固定有相对于所述透明板垂直设置的量角器,所述第二激光笔与所述量角器活动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板的板面上粘贴有硫酸纸。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滑杆通过夹紧件卡紧在所述边框上。
一种基于几何透视法的古建筑测绘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选定实际真高线
根据实际测绘角度,选定待测建筑物的一条竖直棱边作为实际真高线,高度用H表示;
(2)定位该基于几何透视法的古建筑测绘装置
将该基于几何透视法的古建筑测绘装置正对待测建筑物,且放置于距离步骤(1)中实际真高线一定距离的位置,用实际视距S表示,保证建筑物的全貌均能够投射在边框内的透明板上,形成图示建筑物;同时,使激光测量组件的第二激光笔朝向待测建筑物,且第二激光笔所发射的激光线与实际真高线在同一平面内;
(3)测量实际视点与实际真高线两个端点连线的夹角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未经内蒙古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20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