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船舶坐底的防冲刷结构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81270.2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6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翔;鞠鹏;冯甲鑫;王传鹏;王明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59/00 | 分类号: | B63B59/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魏炜 |
地址: | 300461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船舶 冲刷 结构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船舶坐底的防冲刷结构,是一种钢性的第一部分与半刚性的第二部分相结合的插板式结构,半刚性部分自身能够支撑刚性部分的重量,具有一定的刚性,从而保证插板整体结构外形在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不发生变化。半刚性部分位于刚性的第二部分的下方,如果船舶发生侧滑,其半刚性的第二部分会发生变形,适应船舶滑移,从而不会造成船体破坏。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船体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船舶坐底的防冲刷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船舶坐底是指:可下潜的船舶,下潜完全降落至海床上,以进行海上作业,也就是船舶主动安全搁浅。随着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以及海洋工程建设的需求,越来越多的船舶需要具备坐底功能。船舶坐底后(尤其是长时间坐底)与粘性底质土壤间产生的吸附力(包括粘着力及负空隙水压力)是影响船舶离底的关键因素。目前船舶坐底后,由于水流作用,船舶底部与海底面接触位置水流发生变化,造成泥面会遭到冲刷,从而造成船舶产生滑移或者折断的情况发生。目前应用的插板式结构,一般为钢制结构,应用时将将钢制结构沿船舶侧舷,插入至泥面,从而防止冲刷。
目前钢制插板由于其结构强度高,如果插板插入泥面,船舶发生侧滑,由于插板结构强度高,插板结构或者其滑道结构将会发生变形,其结构与船舶接触部分可能会对船舶造成破坏,从而造成事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船舶坐底的防冲刷结构及方法。
一种用于船舶坐底的防冲刷结构,包括:
滑道,所述滑道设置在船舶船舷上;
插板,所述插板设置在所述滑道中,并可在滑道中移动;
所述插板包括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的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部分的上方,且为刚性插板;所述第二部分为半刚性插板。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用于船舶坐底的防冲刷结构还包括:
第一限位部件,所述第一限位部件设置于所述船舷上,并且位于所述插板的上方;
第二限位部件,所述第二限位部件设置于滑道中,用于限制所述插板的第一部分突出于船舶底部。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用于船舶坐底的防冲刷结构还包括:
设置于船舶上的卷扬机,以及与所述卷扬机配合的滑轮组,所述插板通过所述滑轮组和所述卷扬机提升或下放。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
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设置于所述滑道上;
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设置于所述插板上,并与所述第一凸起部配合;所述第一凸起部在所述插板下降至第一位置时,与所述第二凸起部配合,使得所述插板不会下降至超过所述第一位置;
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第二部分刚好未突出所述船舶底部的位置。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船舶的行进方向平行;
所述第一凸起部为多个,设置在所述滑道靠近所述船舷的第一侧或者设置在所述滑道远离所述船舷的第二侧或者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并且所述第一凸起部对称设置。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靠近所述船舷的第一侧突出于所述第二部分,从而形成所述第二凸起部;
或者,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船舷的第二侧突出于所述第二部分,从而形成所述第二凸起部;
或者,所述第一部分靠近所述船舷的第一侧和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船舷的第二侧均突出于所述第二部分,从而形成所述第二凸起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12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